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二种解脱成就】 p0033 瑜伽八十九卷三页云:复次略有二种解脱成就。一者、有学,二者、无学。有学者:谓金刚...(术语)即恶有情。散善义曰:恶世界,恶众生。...(术语)眼等之五识缘色等外境为外缘,意识于心内分别诸法为内缘。又疏远之缘由为外缘,亲近之缘由为内缘。...【空大】 五大之一。虚空之体性广大,周遍于一切处,故曰空大。《楞严经》三曰:‘若此虚空,性圆周遍,本不动摇。...【三种言依】 p0183 大毗婆沙论十五卷九页云:如契经说:有三种言依。无第四、第五。云何为三?谓依过去,说曾诸法...【见取】 p0637 瑜伽八卷三页云:见取者:谓由亲近不善丈夫,闻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以萨─迦─耶─见边─执...亦名:执事人差法 子题:差僧使从下起、僧使从下座差起、请命依腊须从上起、差役取卑故从下起 行事钞·诸杂要行篇:...亦名:用意受食戒开缘、正意受食戒开缘 含注戒本·百众学法:“不犯者,或时有如是病;或钵小故,食时弃饭;或还堕...(名数)即百论所说之三仙也。止观十上举此三外道而判宗计:一迦毗罗外道,计因中有果。二沤楼僧佉外道,计因中无果...十法界中除去佛界,即是九界,此九界都是迷的境界。...(经名)一卷,赵宋法天译。金刚手菩萨请说咒拥护众生,不为诸恶星宿所害,佛为说圣曜母陀罗尼。梵Ārya-grahamāt...(印光大师校印本)...佛说出家功德经...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在我们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 (一)平等原则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关系,在我们的社...
一个人去邻居家借斧头,边走边想:会借给我么?难说!上次我向他借锯,他就没借给我!今天肯定也不会借给我的我又何...受人尊敬的阿难尊者,王舍城人氏,为刹帝利种姓,为斛饭王的王太子,跟佛陀是堂兄弟,古籍中说他多闻博达,智慧无碍...
文殊菩萨教授我们,说当你健康的时候,可要想到病苦的时候。健康的时候你要修行,要好好修观,到病苦时候你才用的上...
作为修行人,在行持上必须要奉行一个原则:诚敬主敬存诚。在这一点上,儒家圣贤和我们佛教历代的祖师大德都特别强调...昔日,佛陀在罗阅城的迦兰陀竹园说法度众。一天,神医耆婆邀请佛陀及其弟子前往家中应供,唯独没有邀请槃特比丘。 ...
一、阿弥陀佛,谁不能念?而偏不易念;西方极乐,谁不愿生?而罕得往生,盖念佛之人,未得其诀耳。 二、教念佛而使...
人类的欲求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自私自利的贪求,这种贪求会让人希望世界上所有的东西、所有的人,都归自己所有。...
金刚喩心
【法相辞典】
【金刚喩心】 p0811 集异门论四卷一页云:金刚喩心云何?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世有一类补特伽罗,居阿练若,或居树下,或住空闲,精勤修习多修习故;证得如是寂静心定。依是定心,能尽诸漏,证得无漏心慧解脱。于现法中,以胜通慧,自证觉受圆满功德。谓自证知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譬如金刚,无有少物而不能断,或穿,或破。所谓若铁、若牙、若贝、若角、若珠、若玉石等。如是一类补特伽罗,居阿练若,乃至广说;彼所得心,名金刚喩。问:何故彼心名金刚喩?答:彼心意识,证无学果,无结缚等而不能坏;是故名曰金刚喩心。
上篇:金土藏喩 | 下篇:命者 |
禅林用语。指极稀少之人,即极优秀之人。如南泉禅师所谓“会取佛未出世时,尚不得一个半个”之类即是。出典于道安、...
二种解脱成就
恶众生
内缘
空大
三种言依
见取
知事法
不用意受食戒开缘
三外道
九界
圣曜母陀罗尼经
【大藏经】【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四个原则

善识其心,善用其心
阿难尊者最后的遗教

虚云老和尚入定的功夫

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
神医耆婆未请槃特比丘的因缘

念佛人常念死时节,方肯切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