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经名)一卷,吴支谦译。有贫穷老女,请问生老病死五阴六根六大等自何所来。佛答来无所从,去无所至,兼说缘生之众...七种不招致衰退之方法。即:(一)惟经道,指无常观。(二)惟人生,指苦观。(三)惟精进,指舍离观。(四)惟谦虚,指无我...乃日本平田笃胤所撰。本书原预定编成二十五卷至三十卷,然尚未完成。今仅存一至八卷,及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等三...菩萨的大心,因菩萨的大心坚固不能坏好像金刚。...(职位)又名寺主。禅家监事之旧名也,今之监事,古称院主或寺主。院主之名,以住持之称号既滥,故改为监事云(住寺...执著于解脱而不能圆满自利利他之行,譬如堕于深坑,故称解脱深坑。大方等大集经卷十三不可说菩萨品(大一三·八八上...【王立性暴恶】 p0380 瑜伽六十一卷二页云:云何名王立性暴恶?谓有国王、诸群臣类或余人等、随于一处,现行少小不...(譬喻)忧之深譬如海。智度论二曰:心没忧海,不能自出。...(名数)一我空,二法空,三俱空,我法俱空也。见金刚经刊定记一,三藏法数十。又,三解脱门曰三空。见大乘义章二及...中国佛教学派,亦称成实宗。以传习、弘扬《成实论》而得名。其学者称成实师。从南北朝到唐初的250年间,弘传的范围...【如痈】 p0575 瑜伽八十六卷四页云:如痈者:谓如有一,因于先业所生痈苦,修厌背想。...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取见。愿善知识如有写者。用心无令脱错。恐误后人。 夫修道之本...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阙译人名今附梁录 夫修善福臻,为恶祸徵,明理晈然,而信寤者鲜。既共生此...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 愿生安乐国 我依修多罗 真实功德相 说愿偈总持 与佛教相应 ...
有一青年叫林铁双,仗着叔父为官之势,挣了不少钱。一发大财顿忘结发妻子之艰辛,另结新欢舍弃前妻,终日酒色淫赌无...
详夫心者。非真妄有无之所辨。岂文言句义之能述乎。然众圣歌咏。往哲诠量。非不洞明。为物故耳。是以千途异说。随顺...
编者按:不杀生是十善法戒中的第一戒,也是五戒的第一戒。戒杀的功德十分广大,而杀生的果报又极为可怖,实为我们学...
楞严是经名,今由楞严寺发起讲经,故讲楞严大意。本人初出家时,读诵《楞严经》,颇有启发。民三四、在普陀著《大佛...初闻六祖慧能大名,始于八十年代末蔡志忠的一套漫画《六祖坛经》,之后,我对禅宗无比热爱。20年后,终于有机缘拜访...
人类的智慧从何而来?「反思」、「反省」是重要的源泉。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未经自省的生命不值得存在。」...我经常遇到一些朋友,他们告诉我,自己拥有什么什么样的跑车,但是从我看来,并不是他拥有跑车,只是跑车拥有他。因...
如果以前有过杀业的话,拜八十八佛,或者持《大悲咒》十万八千遍,然后念《往生咒》三十万遍,就可以把以前不小心造...
味相应静虑无色
【法相辞典】
【味相应静虑无色】 p0809 大毗婆沙论一百六十一卷一页云:味相应初静虑,入当言味耶?出当言味耶?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欲令疑者,得决定故。谓品类足说:初静虑云何?答:初静虑所摄善色受想行识。乃至第四静虑云何?答:第四静虑所摄善色受想行识。勿令生如是疑:静虑唯善。欲显静虑,非唯是善;故作斯论。以静虑通善,染,无覆无记故。味相应初静虑,入当言味耶?出当言味耶?答:于能味,当言入。于所味,当言出。乃至味相应非想非非想处,入当言味耶?出当言味耶?答:于能味,当言入。于所味,当言出。此中爱,名为味。三摩地,名初静虑等。即爱相应诸三摩地,名味相应静虑无色。问:何故但说与爱相应;非余烦恼?答:是作论者意欲尔故,乃至广说。有说:亦应说余烦恼。谓应说有身见相应初静虑,入当言取我我所耶?出当言取我我所耶?答:于能取,当言入。于所取,当言出。广说乃至无明相应初静虑,入当言愚耶?出当言愚耶?答:于能愚,当言入。于所愚,当言出。乃至非想非非想处,说亦如是。而不作是说者,应知此义有余。有说:此中举爱为门,令知余烦恼,亦尔。有说:此中说相似者:谓爱与定相似,非余烦恼。所以者何?定于所缘,流注相续。爱亦如是。复次定于所缘,审谛而取。爱亦如是。复次定于所缘,系心不离。爱亦如是。复次定于所缘,摄受而转。爱亦如是。复次定能长益诸根大种。爱亦如是。诸余烦恼,无此相故,不说相应。问:味是爱,非静虑等。不应言入。以于定有入言故。静虑等,是定,非爱。不应言味。以于爱有味言故。何故二法更互得名?答:由此二法,展转相应,更互受名。斯有何过。谓定爱相应故;亦可名味。爱定相应故;亦可言入。又云:此依剎那入出而作论。于能味当言入于所味当言出者:有作是说:此中说味相应定,流注相续,现在前时,皆以前剎那为所味。是所缘故。后剎那为能味。是能缘故。于能味当言入者:谓后后剎那味相应静虑无色现在前时,名于能味已入。于已起位,方成能味故。于所味当言出者:谓前前剎那味相应静虑无色已谢灭时,名于所味已出。于已灭位,方成所味故。如彼广释。
上篇:味着外论戒 | 下篇:果圆满转 |
谓佛菩萨等变化成各种身,依众生之根机而广行化导。又作分身遣化。佛为摄取十方有缘之众生,起大慈悲,以方便示现种...
老女人经
七惟
印度藏志
金刚心
院主
解脱深坑
王立性暴恶
忧海
三空
成实学派
如痈
【大藏经】最上乘论
【大藏经】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大藏经】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

迷恋五欲失福报

永明智觉禅师《唯心诀》

戒杀放生的重要意义

太虚大师:楞严经大意
大愿法师:环保应从清洁心灵做起

【推荐】反省是智慧的源泉
现在拥有的只是幻觉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