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佛菩萨等变化成各种身,依众生之根机而广行化导。又作分身遣化。佛为摄取十方有缘之众生,起大慈悲,以方便示现种种身,是即分身如来。又如观世音菩萨分三十三身,地藏菩萨现六道身等,皆以慈悲权化而垂无穷之应益。[法华经卷四、观无量寿经、法事赞卷下] p1319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能引支】 p0891 成唯识论八卷八页云:一、能引支。谓无明、行。能引识等五果种故。此中无明、唯取能发正感后...指不完全超越。声闻四果中之第三果阿那含果(梵 anāgāmin)可分五种,称五种不还,其第五者为上流般(梵 ūrdhva...(名数)有五种(一)金光明经所说。一理法身,本觉之理性,诸佛众生所具,同一如如之理也。但在众生,为无明隐没,...【道应修习】 p1237 大毗婆沙论七十九卷七页云:如契经说:趣苦灭道圣谛、应以慧修习。阿毗达磨说:应修习法者:谓...亦名:僧不差辄教尼戒犯缘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论犯五缘:一、佛开说法八敬;二、制白二差;三、不蒙僧命,往集...Deqing 明末僧人。字澄印,别号憨山。俗姓蔡。安徽全椒人。少年信佛,19岁礼云谷出家,专心念佛,当年入冬受具...(杂语)僧徒和乐之园林。又禅院之丛林,丛森譬众之多。...【五法与三身相摄】 p0283 佛地经论七卷十三页云:又前五法摄三身者:有义、前二摄自性身。中间二种,摄受用身。成...(术语)香光庄严之略。【又】(菩萨)维摩诘经曰:有诸天子,皆号香严。楞严经曰:香严童子白佛言:见诸比丘,烧沈...(名数)一、在家戒,八戒也。二、出家戒,十戒具足戒也。三、道俗共戒,五戒也。见释氏要览上。...指戒律、禅定与智慧。据翻译名义集卷四谓,防非止恶为戒,息虑静缘为定,破恶证真为慧。学此三法可达无上涅槃,故称...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普贤行愿品...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故事发生在明末清初年间。距北京城几十里外有一个村子叫瓦家店。在这个村中有一个有钱的大户人家,人称钱员外。在他...
无始生死根本,有人分别心就想:我今生是生死人,这生死是从哪来的?今生是从前世来的,前世还有前前世,不断地朝前...
据说,在这世界上,每天有36.5万人诞生,有15.5万人停止呼吸。 远离故乡20余年,稍早前,扶贫的原因,顺便回了故乡...
1960年,美国因贫富差距悬殊,产生许多社会矛盾。穷人不但仇恨富人,还对政府有抵触情绪。为缓和社会矛盾,美国政府...
不仅是天天在念佛就算修行了。因为修行就是用佛法的道理来修正我们的身、口、意三业上的错误。我们身、口、意三业,...
光绪十六年(1890年)冬,印光大师一肩云水,行脚于东北白山黑水之间,领略了关外的冰雪世界。次年返回北京,住圆广...
问: 请问法师,为什么我用恭敬心对待一些人,他们反而觉得我好欺负呢? 大安法师答: 这个你就不要管别人的态度了...汉代一个叫公孙弘的人,年轻时家里十分贫穷。后来当了丞相,但生活依然十分俭朴,吃饭只有一个荤菜,睡觉只盖普通棉...
分身摄化
【佛光大辞典】
上篇:分身舍利 | 下篇:分段三道 |
多求而无厌叫做贪,贪心很坚固叫做著。...
能引支
半超
二法身
道应修习
辄教授尼戒犯缘
德清(1546~1623)
禅林
五法与三身相摄
香严
三戒
戒定慧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钱员外投胎讨债的故事

你从什么地方来

把每一天当作最后一天来活

【推荐】富人和穷人不能只比物质,还要比幸福感

在日常生活起心动念中修行

愿将娑婆三千界,尽种西方九品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