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一、在家戒,八戒也。二、出家戒,十戒具足戒也。三、道俗共戒,五戒也。见释氏要览上。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Manwen Dazangjing 汉文大藏经的满文选译编刻本。又称国语译汉全藏经或国语译大藏经。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根...(术语)有恶子不如无子也。无量寿经下曰:父母教诲,瞋目怒应,言令不和,违戾反逆,譬如怨家,不如无子。...【五味】 圣行品云:譬如从牛出乳,从乳出酪,从酪出生酥,从生酥出熟酥,从熟酥出醍醐。譬从佛出十二部经,从...(术语)梵语僧伽Saṁgha,一译和合。和合僧者,梵汉双举也。比丘三人已上集同处,持同戒,行同道者,名和合僧。若...【现行欲邪行罪】 p0955 瑜伽四十一卷七页云:又如菩萨、处在居家,见有母邑,现无系属,习淫欲法;继心菩萨、求非...(术语)印者决定不变之义,诸法实相为诸佛之大道,决定不变,故名佛印。止观二曰:有解此者成大道,是名佛印。 同...(杂名)读经之法师。毗奈耶杂事四曰:善和苾刍,作吟讽声。赞诵经法。(中略)我欲亲往奉彼经师。同十三曰:经师律...(杂语)先陀婆Saindhava之略。涅槃经九曰:先陀婆者一名四实:一者盐,二者器,三者水,四者马,如是四法皆同其名...(人名)比丘名。译曰恶谄,见大威德陀罗尼经十。梵Pāpacāṭa。...戒本疏·四波罗夷法:“法所受用者,谓纸素竹木上书经像,或箱函器幞,曾经盛贮,克定永施,不许改转。此则一定,敬...【阿湿缚窭沙】 或名阿湿矩沙。西域记云:唐言马鸣。摩诃衍论曰:若克其本,大光明佛;若论其因,第八地内住位...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土法门单刀直入、直指众生以念佛心入佛知见。信愿持名,乘托阿弥...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佛顶尊胜陀罗尼经...问: 师父,我见佛经上有说定业不可免,为何又要说灭定业真言?三世因果有因必有果,为何《十轮经》、《无量寿决定...现代很流行讲EQ,身为宗教师,我并不太懂什么叫做EQ ,只知道用佛法来调心,可以平衡我们的情绪。好的情绪其实就是...
八风不动心,无忧无污染, 宁静无烦恼,是为最吉祥。 能够看破世间虚妄不实的种种法,不随着利、衰、毁、誉、称、讥...
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此二句,名庄严性功德成就。佛本何故起此庄严?见有国土,以爱欲故,则有欲界;以攀厌禅定...
《中华美德故事俭朴篇》里有一个春秋时鲁国宰相季文子的故事。季文子虽身居高位,却以俭为荣,他穿的是久洗的旧衣;...一处山城里住著一位大地主,他娶了很年轻的太太,并生了一个孩子。大地主想:我年纪大了,太太还这么年轻,万一我过...
佛教认为人生有八苦,分别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 我的一位亲戚...
中阴身的定义 自亡者断气,第八意识脱离躯壳,至转世投胎前之历程称之为「中阴身」。所谓「前阴已谢,后阴未至,中...
三戒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三身佛性 | 下篇:三劫 |
(术语)十恶之一。以欺他之意,作不实之言者。智度论十四曰:妄语者,不净心欲诳他。覆隐实,出异语,生口业,是名...
满文大藏经
不如无子
五味
和合僧
现行欲邪行罪
佛印
经师
先陀
波婆遮吒
法受用物
阿湿缚窭沙
【大藏经】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大藏经】【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定业可免还是不可免
圣严法师《调整职场EQ的好方法》

【推荐】八风不动心,宁静无烦恼

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

让勤俭节约成为自己的道德标准
寻宝

念佛之人当孝敬双亲,不可偏执速死求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