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喻)忧之深譬如海。智度论二曰:“心没忧海,不能自出。”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此为区划日月之运行以平常目见之群星为标据,而为天之分野者。其数所以举二十八者,似划白月一日至黑月终之...(杂名)种子集末说三尊之种子。三尊之名未检。...行事钞·通辨羯磨篇:“故律云,若作羯磨,不如白法作白,不如羯磨法作羯磨。如是渐渐令戒毁坏,以灭正法。当随顺文...密教之修法,为清净身心,止息灾病障难等,而作之澡浴法;即于沐浴之时,须作观想,及结诵印言以加持之,并唱诵沐浴...(植物)Kusumbha,译言红蓝花。为橙红色复花。以染线者。见苏悉地羯罗供养法上。...(960~1028)北宋天台宗僧。四明(浙江鄞县)人,俗姓金。字约言。七岁丧母,遂发愿出家,十五岁受具足戒,专究律...禅林用语。又作乌律率、乌律卒、乌律漆、黑律漆。其意作黑漆漆。常见于禅林语录。西岩录(卍续一二二·一七七上):...【境唯识】 法相唯识宗的窥基大师,将诸经论所说唯识文义总摄为五种,称为五种唯识,此为五种唯识之一。亦即就所观...(经名)唐实叉难陀新译之华严经八十卷,谓之八十华严经。...(一)宝为庄严之意,王为最上之意。意谓用七宝庄严者;表示最胜、最上之意。旧华严经(大九·四一○上):“摩尼宝王...子题:不学止犯、事法止犯 行宗记·释持犯方轨:“止犯一位,须分二种:一、 不学止犯 ,即不学无知也;二、 事法止...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一灋,广生众教,含义不赀,故曰无量。 夫三界群生,随业而转;...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製 盖闻:「造化权舆之首,天道未分;龟龙系象之初,人文始着。虽万八千...
有一位研究力学的教授常常跟学生讲述一个道理高空物体高速下落时,什么力量都难以抵挡。比如一只空中飞行的小鸟都能...两个不如意的年轻人,一起去拜望师父:师父,我们在办公室被欺负,太痛苦了,求你开示,我们是不是该辞掉工作? 两...
学佛人不能脱离生活,日常的起居都包含着禅意的存在,修行不离世间觉,修行是改变自己的心境,使自己的心境得以升华...
感应的事相、事迹,可能我们还多多少少会感受到,叫感应之迹。一般感应之迹会谈到六种形态的感应。 显感显应。这个...佛教的观念认为,人生除了生、老、病、死四大基本苦恼之外,还有一种苦叫做求不得苦,也就是欲求无法满足时所产生的...
善导大师在给《观无量寿经》著疏的时候,对一个修净土的人应该具有怎样的心态,做了一个比喻,叫二河白道喻。 说有...
有一天,佛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那个时候,佛祖告诉诸比丘们说:一位圣王在远国治化之时,如能成就七法,就不...问: 拜佛和念佛的时候思绪很乱,不能集中精神,总是想到生活中的各种事情,有什么方法可以让精神不溜号呢? 大安法...
忧海
【佛学大辞典】
上篇:忧陀伽娑罗栴檀 | 下篇:忧婆唎驮夜 |
菩萨名,因此菩萨含藏一切的功德如虚空,故名虚空藏。...
二十八宿
爱染三尊
羯磨不如法令戒毁坏以灭正法
沐浴作法
俱逊婆
知礼
乌律律
境唯识
八十华严经
宝王
止犯二种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无量义经
【大藏经】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

父母之恩,昊天罔极
一碗饭与一念间

学佛的人不要再迷信

佛陀的感应之道
圣严法师《化自私的欲望为奉献的愿望》

两土世尊一个遣一个接,为我们保驾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