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又作六处。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或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六根为内之六入,六境为外之六入,总...(术语)真宗之安心。谓为弥陀佛所摄取而大欢喜之心也。教行信证三末曰:大庆喜心,即是真实信心。...即盂兰盆会。此行事源于盂兰盆经。据经载,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佛欢喜日,亦为僧众自恣之日,以盂兰盆盛百味食物,...(名数)破坏诈师子等。见涅槃经二十七。...圆妙之声音,指佛语。楞严经卷二(大一九·一一一上):“愿佛哀愍,宣示圆音。”此外,据法华玄义释签与唯识论载,...(术语)五种声闻之一。于小乘之涅槃不甘闻大乘法者。如法华之五千人。...(印相)侧合两拳各坚其头指,着其头作三角形也。...又作只手音声。为日本临济宗白隐慧鹤禅师所创之公案。两手相拍,自然发声,为凡夫所耳闻,然仅扬只手,无声无响,若...(菩萨)Valrāṅkuśa,金刚界三十七尊中四摄菩萨之一。住于东方。标以钩,钩召一切众生。钩,梵语央俱施。秘藏记...(术语)谓世俗之智慧也。大般若经三百三曰:是善男子善女人等,有黠慧不。...行宗记·释四波罗夷法:“酒十过者:一、颜色恶,二、少力,三、眼视不明,四、现瞋恚相,五、坏业资生,六、增疾病...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
我教原开无量门,就中念佛最为尊。省庵大师《劝修净土诗》 我教就是指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推究它的原始要宗,开显...
《楞严经》上佛说:如我按指,海印发光,汝暂举心,尘劳先起。我们和佛就如此不同。《楞严》一经,由阿难发起,做我...
二弃瞋恚盖:瞋是失佛法之根本,坠恶道之因缘,法乐之怨家,善心之大贼,种种恶口之府藏。 首先智者大师先解释这个...
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儒家五常影响中国几千年,成为中国道德体系中的核心因素。身在职场,要吸收儒家五常...
生活当中的评判和修行当中的评判是不一样的。当我们的心去接触境的时候,第一个念头就是感受,第二个念头就是评判。...有一个小故事,说的是两个犯人的故事:这两位犯人都是无意犯罪,刚入狱都很伤心绝望。但是过了一段日子之后,一位犯...
于定心中,随所观见诸青瘀等所知影像,一切无别青瘀等事,但见自心。 比如举一个事相来说:我们在禅定的心中,这时...
二十年前,某日黄昏,有名看似大学生的男孩,徘徊在台北街头的一家自助餐店前。等到吃饭的客人大都离开了,他才面带...
依离欲
【法相辞典】
【依离欲】 p0768 瑜伽九十二卷七页云:未得无欲界,于无欲界、正希求时;名依离欲。
上篇:依远离 | 下篇:依于灭 |
谓所有的一切法,都是由自己的心造成的。...
六入
大庆喜心
兰盆会
师子吼十一事
圆音
增上慢声闻
火轮印
只手之声
金刚钩菩萨
黠慧
酒有十过
【大藏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念佛最为尊,别忘了我们尊贵的身份

欲望的过患

发脾气的时候不要讲话

职场中的「儒家五常」

不评价别人也不必执着于别人的评判
成功属于有心人

唯识无义,一切法的受用是自变自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