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禅林用语。又作杀祖杀佛。意为超越佛祖之究极境界;即不执着任何事物,达绝对自由之心境。景德传灯录卷十七(大五一...【无想三摩钵底】 p1081 瑜伽十二卷二十页云:复次云何无想三摩钵底?谓已离遍净欲,未离上欲,求出离想作意为先,...【见闻觉知】 p0639 大毗婆沙论一百二十一卷十页云:此中眼识所受,名见;耳识所受,名闻;三识所受,名觉;意...梵语 prakrtistha-gotra。略称性种性、性种。为大乘二种性之一。种性,乃可能证得菩提之本性。本性住种性,即无始以...子题:非法、非毗尼 随机羯磨·集法缘成篇:“非法非毗尼羯磨。谓一人举一人,乃至僧举僧。一白众多白,一羯磨众多...(杂名)有情之有多足者,如蜈蚣等是也。心地观经二曰:无足二足及以多足众生中尊。瑜伽论八十三曰:无足有情者,如...【道有五种】 p1237 杂集论八卷十七页云:又道有五种。谓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究竟道。如是五种、依道自性...【鼻识界】 p1279 品类足论三卷十三页云:鼻识界云何?谓鼻及香为缘,生鼻识。如是鼻为增上,香为所缘,于鼻识香,...(名数)谓人身三十六物中皮、肤、血、肉、筋、脉、骨、髓、肪、膏、脑、膜为身器之十二也。...【摄大乘论】 印度瑜伽行学派重要的著作,无著论师造,又称摄论,为摄论宗的根本要典,为‘十支论’中的‘广苞大义...亦名:四种广说、四广说、四分四说、十诵墨印、墨印、四墨印 济缘记·释杂法篇:“四广说,出四分。彼明比丘论...(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侄(zhi)他(ta) 頞(e)兰(lan)帝(di) 頞(e)蓝(lan)谜(mi) 室(shi...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迦邻竹园中,与大比丘众,比丘五百人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
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 这个名是假名。用这个假名,里面要含摄实相的功德、度化众生的...
临终时是否必须有正念才可往生极乐世界?这个提法本身就有点模糊。你这个正念是指什么呢?如果你这个正念是指临命终...
夫佛法者,乃九法界公共之法。无一人不当修,亦无一人不能修。持斋念佛者多,推其效则法道兴隆,风俗淳善。此则唯恐...
诸位善友,我们分别大概有三年了吧!还记得从上回讲,受了三皈依之后要怎么修行,至今也有三年多了。光阴过的很快,...问: 家里人反对我学佛、拜佛、诵经,怎么办? 大安法师答: 遇到这个情况,首先你要了解一下你家里的人为什么反对...
《净土圣贤录》记载,康熙二十一年七月初九,常熟地区发生了一件怪事:一位名叫孙翰的人,在病死一日一夜后居然又复...非常感恩梦老和尚和王教授的因缘,能来此与大家聚会!上午老和尚以禅为主题直接契入,让我们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在...
学道(唐龙牙居遁禅师) 夫人学道莫贪求,万事无心道合头。 无心始体无心道,体得无心道亦休。 [赏析] 贪是学道的根...
于身观集灭法住
【法相辞典】
【于身观集灭法住】 p0749 瑜伽七十卷七页云:云何于身观集灭法住?谓观此身,于现在世,由饮食缘,增长久住;必当破坏。
上篇:于无怖无高无倒 | 下篇:于生死有取舍障 |
(杂语)Mati,又曰摩提。译曰慧。唯识论六曰:末底般若为异。同述记六末曰:末底是慧异名,与般若无别体。...
超佛越祖
无想三摩钵底
见闻觉知
本性住种性
非法非毗尼羯磨
多足
道有五种
鼻识界
身器十二
摄大乘论
四说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咒
【大藏经】般舟三昧经
【大藏经】晚课(暮时课诵)

十方诸佛的功德都在这个名号里面

临终时是否必须有正念才可往生

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将相所能为

梦参老和尚:向佛陀学习
大安法师:家人反对学佛怎么办

如是行去,必得往生极乐邦——截流大师的故事
华严与人生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