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一肘】 人一尺八寸,佛三尺六寸。言一围者,庄子音云:径尺曰围。言一仞者,说文云:仞谓申臂一寻也。史记并...(术语)一心观梵释诸天之净身名为净眼三昧。大日经疏曰:于梵释诸尊解脱身一心不乱,名彼天净眼三昧。...(术语)无相之法身加持而作种种之声字,种种之声字成无相法身,故谓之不思议真言相之道法。大日经二曰:佛说不思议...【九心轮】 心对某一对象之一作用有九种,连续不断,循环如轮,称为九心轮。此九种作用为:一、有分心,即未接触对...【二执受】 p0024 瑜伽七十六卷一页云:广慧当知,于六趣生死彼彼有情,堕彼彼有情众中,或在卵生,或在胎生,...【色界等相】 p0568 杂集论一卷六页云:问:色界何相?答:诸色,眼曾现见,及眼界于此增上,是色界相。眼界于...子题:女人贪触情重 戒本疏·十三僧残法:“摩触一戒,尼重僧轻。所以然者?尼则烦惑情重,既受摩捉,必为陵逼,成...【数往】 p1334 瑜伽十卷九页云:于缘起中,云何数往义?谓生已不住义。...(人名)五代梁时明州奉化布袋和尚,自称契此。又号长汀子。形裁腲脮。蹙额皤腹。出语无定。时号长汀子。常荷一布袋...(术语)六种因之一。一念之妄情生,必有所作善恶之业相,如灯之照物,显然可见也。见入楞伽经二,三藏法数二十六。...(术语)对于实相身而言。...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一时佛在王舍国鹞山中。时,与五百应仪、菩萨千人共坐。中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菩萨众,及大诸天、帝释天王、大梵...(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真未?答曰:未得;不还未也。问曰:和上道高名远,何以不至乎?...
我们凡夫的心有两种攀缘,第一个,攀缘外境。第二个,向内攀缘内心的自我。我们看看这个攀缘内心的自我是怎么回事?...传说,过去安徽省有座山,叫「摩陀山」,这座山名字的由来,是因为有一位老师父于山中古寺,他只收了一名徒弟,这位...
人世间常有一句俗话:叫有多少钱,过什么样的日子。其实在修行佛法上同样如此。所以说在历代的选修课里面,也还真是...
您认得出那是谁的肉? 当我在外科实习的时候,每一天都要开好几刀,每一次的手术,总是会切掉病人身体里面一些组织...无论是在家庭里或是在工作场合中,我们常常都会听到抱怨的声音,有的是抱怨配偶不体贴、孩子不听话,有的则是抱怨老...
性灵不可以有无求,断常取。由无始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所以耽著有常。及闻非有非常,又转计断无,...
无戒不能修佛,修佛不能不持戒;世俗万事皆然,无戒无律,则无纪无纲,万事不偿;故凡佛子千万不可废戒不学,或认为...曾经读到这样一个故事:大哲学家柏拉图曾带着他的七个徒弟来到一块麦田前,对他的徒弟们说:你们现在从这块田地里走...
受缘爱与爱缘取差别
【法相辞典】
【受缘爱与爱缘取差别】 p0732 大毗婆沙论二十四卷二页云:问:受缘爱,爱缘取,此二种何差别?答:若爱、以受为因,名受缘爱。若爱、以爱为因,名爱缘取。复次若爱,是受果,名受缘爱。若爱、是爱果,名爱缘取。如因、果,生、所生,养、所养,增、所增,引、所引,转、随转,应知亦尔。复次若爱为爱因,名受缘爱。若爱为业因,名爱缘取。复次若爱,以爱为果,名受缘爱。若爱、以业为果,名爱缘取。如因、果,生、所生,养、所养,增、所增,引、所引,转、随转,应知亦尔。
上篇:受用身非卽自性身 | 下篇:受用欲尘与受用正法五相差别 |
亦名:讥诃教尼人戒缘起、讥教尼人戒缘起 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佛在舍卫,尼闻教授师来,出迎供给,六群生嫉,...
一肘
净眼三昧
不思议真言相道法
九心轮
二执受
色界等相
摩触戒尼重僧轻
数往
布袋和尚
显示因
为物身
【大藏经】六度集经
【大藏经】佛说百佛名经
【大藏经】杂譬喻经

三法印之诸法无我
专心无杂的摩陀大师

北宋高僧元照律师

您能认得出那是谁的肉?
圣严法师《感谢抱怨的人》

终日在妄之性灵,即终日恒真之性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