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为菩萨处胎经卷七出经品所说八藏之一。藏,含藏之义。佛灭度后,阿难等结集佛所说之经法,总以八藏类摄之,其第一即...【真实】 法离迷情,绝虚妄,云真实。《大乘义章》二曰:‘法绝情妄为真实。’...(术语)修善之力用。由善所得之力。无量寿经下曰:常力,善力。净影疏曰:依法正修,名为善力。...指每年农历十二月八日寺院所制之五味粥。又作五味粥、红糟、七宝粥、佛粥。依据大宋僧史略卷上、禅林象器笺饮啖门等...子题:请有二种、别请、僧次请、次第请 行事钞·讣请设则篇:“四分, 请有二种 :即僧次、别请也。律开 别请 ;然...【灭谛与诸行寂灭二句分别】 p1216 瑜伽六十八卷一页云:问:诸行寂灭、是灭谛耶?设是灭谛;诸行寂灭耶?答:若是...(Fausbll, Michael Viggo; 1821~1908)丹麦之印度学学者、巴利语言学创始者。受拉斯克(Rask, Rasmus Kristion)...又作陪衬、陪嚫。功劳多者则倍加分与施物。陪,重之意,通“倍”字;[贝*亲],施物之意。备用清规卷四煎点西堂头首...(术语)支那南北两宗之禅,从宗风之称呼而云然也。...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他们都很仇视佛教,破坏佛教,世称三武之难。...指佛钵。佛陀初成道时,有四天王来,各献一只青石钵,佛陀接受后,以神力合为一钵,遂成为四际分明之石钵。佛弟子则...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
世出世法,皆以孝顺为宗。《梵网经》云: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名为戒。盖父母生我色身,师僧生我法身,三宝生我慧命...
雪斋禅师去拜访藏门禅师。要告辞时,藏门送他到门外。 藏门指着庭院里的一块石头,问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你且...
自我是最难消融的,这是最可爱、最坚固、也是最讨厌的东西。人人都知道用自我中心的观点来衡量人、要求人、评断人、...问: 领导是门艺术。如果弟子做事不积极,让他做不如自己动手更省事时,在这种情况下,法师会自己动手吗?领导者追...
【如观境不熟,理路不清,以躁妄心,急欲境现,此则全体是妄,与佛与心,皆不相应,即伏魔胎。】 这个地方要注意了...
生死海深,菩提路远,常常是你还没有断尽见思惑,还没有到达目标,你就命终了,寿命有限。 所以大彻大悟之人,十个...何谓真理?在古希腊,「真理」是指公开展现在人的理智之前的东西,具有确实、符合事理原则的意思。在中国老子《道德...
末法行人,如我们者,比魔外的本领也比不上。《楞严经》说:色阴尽者,于其身内,拾出蛲蛔,身相宛然,亦无伤毁。于...
非心俱灭法
【法相辞典】
【非心俱灭法】 p0716 品类足论六卷十五页云:非心俱灭法云何?谓声意处,及非心俱灭十处少分。
上篇:非心俱住法 | 下篇:非心为因法 |
【不取其相】 p0329 瑜伽二十三卷三页云:云何于眼所识色中不取其相?言取相者,谓于眼识所行色中,由眼识故;取所...
胎化藏
真实
善力
腊八粥
僧次请福大别请
灭谛与诸行寂灭二句分别
福斯保尔
陪嚫
南顿北渐
三武
石钵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欲修孝顺者,须念念与戒相应

心中的石头

从禅修立场使得自我消融
事必躬亲成就不了大事
须自量根性,勿唯图高胜

错过净土,出离无期
佛教的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