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不动,梵名 Acala,音译阿遮罗。又作不动金刚明王、不动使者、无动尊、无动尊菩萨。为密教五大明王、八大明王之主...(故事)陈那为新因明之祖。与迦毗罗仙之化石者问答,石为之裂。辅行十之一曰:迦毗罗仙,恐身死,往自在天问。天令...(公案)会元三曰:师(南泉普愿)一日在山上作务。僧问:南泉路向那处去?师拈起茅镰子曰:这茅镰子,三十文钱买得...亦名:浴室造立五功德 行事钞·钵器制听篇:“增一云,告诸四众,造浴室五功德,除风、差病、去尘垢、身轻便、得肥...本劫,指过去世。对过去世起分别见,称为本劫本见。对未来后际起分别见,则称末劫末见。古代印度外道所执之错误见解...寺有十种的别名,即:寺、净住、法同舍、出世舍、精舍、清净园、金刚刹、寂灭道场、远离处、亲近处等。含义尚有六种...(堂塔)石造或木造之塔,中心书纥利俱字者。塔是鍐字,表金刚大日果位之法界宫殿。纥利俱字为西方无量寿如来之根本...禅林用语。喻指云门宗之宗风。古来禅林比较各家宗风之时,常将“云门天子”一语与“临济将军”、“曹洞土民”作为比...【大无覆无记地法】 p0245 大毗婆沙论四十二卷十八页云:大无覆无记地法有十种。卽前大地受等十法。若法、一切无覆...(名数)一,四大不和梦,或梦山崩,或梦自身飞腾虚空,或梦虎狼及劫贼追逐。此因地水火风之四大不调,心神散逸。二...【四法能令菩萨智资粮退】 p0469 瑜伽七十九卷九页云:复次菩提以慧为体,慧能引发所余一切波罗蜜多。是故于慧起邪...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
问: 为何临命终的时候所见到的佛一定是真佛,不可能是魔所化? 净界法师答: 蕅益大师说,临命终是一个果报相,我...有些人看起来很有自信,或是自认为很有自信,但这种人未必有真才实学,可能只是表现得好像很能干、很有才能的样子。...
佛法以大菩提心为主,菩提者:即是利益众生之心,故信佛法者,须常抱积极之大悲心,发救济一切众生之大愿,努力作利...曾看过一则感人的故事――数十年前,台北市的旧市区有一家小餐馆。一天,有位年轻人向老板询问:「不好意思,我可以...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我们一直在讲净土宗的祖师简介,其实我要告诉大家,高僧呀,为什么说高处不胜寒呢?他是很孤独...
修行要远离粗言,粗言就是粗恶的语言,包括妄语、绮语、恶口、两舌四种口业。要远离粗言,不能去说,因为既害人又害...
有人再问:为什么我们不遍缘法界很多的净土呢?为什么只是遍缘一个西方极乐世界净土呢?其实这个问题也不是善问。但...
人,无法离开群体而独自生活。每天,在工作和生活中都要与他人相处。 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往来,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尤...
非有法语
【法相辞典】
【非有法语】 p0714 瑜伽八卷十三页云:显秽染故;名非有法语。
上篇:非有喩语 | 下篇:非理作意 |
(术语)使有情得同等类似果报之因,名为众同分。俱舍论十五曰:弃舍众同分。谓人之死也。...
不动明王
陈那裂石
镰子
造浴室五功德
本劫本见
寺十种异名
纥利俱字塔
云门天子
大无覆无记地法
四梦
四法能令菩萨智资粮退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为何临终见到的佛一定是真佛
圣严法师《装出来的自信靠不住》

略说佛法大意
一碗白饭的恩情

明末高僧蕅益大师

修行要「远离粗言,修习善语」

无量佛国净土,为何只求生西方极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