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即禅刹于僧堂外所设众僧依止之寮舍。众寮内设内外板,外板又作前板、大板,大众问讯、坐禅坐参、归堂、点茶汤时击之...(术语)禅僧静思坐禅,谓之静众。其中之长老,谓之静主。黄檗清规曰:本山住持与各院静主既同宗派。...结与解。结者为烦恼所缚,解者解脱烦恼而得自在。...据法苑珠林卷二十仪式部第七载,中印度勒那摩提三藏传来七种礼佛之法,有是非浅深之不同,欲令人知其中我慢与求名二...(异类)鬼名。慧琳音义十九曰:阿波摩罗,讹也。正云阿跛婆么啰,疟鬼总名也。梵Apasmāra。...【缘无觉】 p1301 瑜伽六卷六页云:复有难言:若过去未来是无;云何缘无而有觉转?若言缘无而有觉转者;云何不有违...“增劫”之对称。即人寿每百年减一岁,由八万岁减至十岁所需之时间。佛教之世界观,认为以人间世界为中心之宇宙有成...(术语)诤者烦恼之异名,使他人对于己身而不起贪欲瞋恚烦恼之智,谓之无诤智。利根之二乘及佛有此智。俱舍论二十七...(一)指满业所招感之果报。宗镜录卷五十(大四八·七一一下):“前六识,名为满果,有一分善恶别报来满故。”[俱舍...(术语)优婆塞之转音。西域记九曰:邬婆索迦,唐言近事男,旧曰伊蒲塞,又曰优婆塞,皆讹也。...行事钞·持犯方轨篇:“可忏以不?二(不学、无知)俱可忏。如息意不学,后缘不了,结无知。若作心学,而未知,不结...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
原文: 净土法门,以深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不可发来生及生生世世之愿,有此愿,便不能决定往生矣。 一切法门,亦有...
阿弥陀佛哪个不能念?但偏偏不容易念。极乐世界哪个不愿生,可是少有人往生。这主要是念佛的人,没懂得诀窍。 让人...
问: 厚德载物如何理解? 大安法师答: 这句话是出自《周易》里面的坤卦,这个坤卦的象,六爻皆阴。坤表大地,由这...
1、蔬食是健康食品,吃素就是走向健康 古人云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人类所得之大部分的疾病是由饮食而引起。所以人们...从前,舍卫城中有一个富翁,名叫师质,信奉佛教。有一天,他准备了美好的饮食,虔诚地供养佛陀和僧众。佛陀受过供养...
修行办道这件事,首先在发心上,如果要出家的话,就在初出家的几年,一定要把基础打牢,为什么这样讲呢?初出家,总...日本真观禅师,最初研究天台教义六年,后来改习禅学七年,为了寻师访道,以期明心见性,找到自己本来面目,又负笈中...1. 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与佛在涅槃境界上是否有程度上的区别? 答:当然有区别。什么叫法身大士呢?凡是契证了空性,证...
非天胁
【法相辞典】
【非天胁】 p0711 瑜伽二卷十二页云:又近雪山,有大金崕,名非天胁。其量纵广五十逾缮那。善住龙王,常所居镇。又天帝释时来游幸。此中有树,名曰善住。多罗树行,七重围绕。
上篇:非人趣 | 下篇:非已生 |
(神名)邪神也。龙城录曰:柳州旧有鬼,名五通。余始到,不之信。一日偶发箧易衣,尽为灰烬。乃为文醮诉于帝,帝恳...
众寮
静主
结解
七种礼佛
阿波摩罗
缘无觉
减劫
无诤智
满果
伊蒲塞
不学无知二俱可忏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念佛求生西方,不可发来生之愿

让人们能真切念佛的诀窍

「厚德载物」如何理解

吃素就是走向健康
恶口的报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