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梵名 Krakucchanda-buddha,巴利名 Kakusandha-buddha。乃过去七佛中之第四佛,现在贤劫千佛之第一佛。又作迦罗鸠...(一)指昼夜六时。乃将一昼夜分为六时,即晨朝、日中、日没(以上为昼三时)、初夜、中夜、后夜(以上为夜三时)。在...(人名)古代印度之王。玄应音义二十三曰:劫比拏王,南憍萨罗国王名也,因缘广如经说也。经说者指佛地经论。...梵名 Nyāya-dvāra-tarka-?āstra。全一卷。印度陈那撰,唐代玄奘译。又称正理门论本。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内容...依无明熏习所起识者,非凡夫能知,亦非二乘智慧所觉。谓依菩萨从初正信,发心观察,若证法身,得少分知,乃至菩萨究...梵语 ?amatha,巴利语 samatha,音译作奢摩他、舍摩他。又作止寂、等观。为禅定之另一称谓。即止息一切想念与思虑,...(术语)如来净妙之圆觉心也。圆觉经曰:末世众生欲求如来净圆觉心,应当正念远离诸幻。...发菩提心,是大乘佛教区别于小乘佛教的一个根本出发点。这个概念在初期大乘经如《宝积迦叶会》、《无量寿经》等中已...【末伽】 或槃那,晋云道。法界次第云:道以能通为义,道有二种:一正道,实观三十七道品,三解脱门,缘理慧行...【还净】 p1404 瑜伽九十九卷九页云:云何还净?谓如有一,随所犯罪,卽便生起五种恶作。五支所摄不放逸行,以为依...(职位)禅林得度之沙弥,未知进退,引导而教授之者,谓之引请阿阇梨。即律宗之教授师也。见象器笺八。...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
宗赜法师是宋朝人,宗赜法师的法脉是从禅宗一脉下来,但是他对于净土也是情有独钟。他当时启建了一个莲华胜会,就是...问:持诵神咒,有人说不宜在家念。如白衣咒大悲咒之类。譬如房屋子褊小,无净室可念,可通融在家念否。白衣咒家中念...
古圣先贤无一不在逆境苦难中,成就人格与大业。佛教四圣谛摆在第一,又称以八苦为师。苦难是吾人最好的老师,苦难能...
通常我们遇到一些逆境时都会说,我上辈子造了什么孽,怎么会遇到这样的倒霉事。一有点儿不好的事情,或者会说,我真...
佛教里面说忏悔的方法,有说两种,事忏和理忏;也有说三种,作法忏、取相忏、实相忏。 作法忏就是僧团每半个月做一...所谓高僧或高尼,并不是自己说:我是高僧、我是高尼,那么自己就是高僧、高尼了。真正的高僧或高尼,也不会说:我要...
今先说轮回二字之义,这轮回之义就是人间所共知的一句俗话,乃说轮过来又回过去的意思。若问云何是轮过来回过去的呢...
大家来东林寺,大部分是有向道之心的,不是求五欲享受,而是来求佛法的。 传印长老作的《四季道情》中,讲到冬季时...
村田所依
【法相辞典】
【村田所依】 p0710 瑜伽九十九卷十一页云:若依村城地方分所而得安住;应知是名村田所依。
上篇:谷响喩 | 下篇:含笑先言 |
(术语)心身之异名。魂者心识,有灵用而无形者。魄者有形体而为心识之依处者。礼记郊特牲曰: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
拘留孙佛
六时
劫比拏王
因明正理门论本
染心六种
止
净圆觉心
发菩提心
末伽
还净
引请阿阇梨
【大藏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北宋高僧宗赜法师
持咒常识问答简选

【推荐】以逆境苦难为师

【推荐】前世虽有修持,现世又放逸,空留下无尽的遗憾

佛教的忏悔方法有哪些
圣严法师《尊重他人、奉献自己、成就他人》

三大轮回之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