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如来净妙之圆觉心也。圆觉经曰:“末世众生欲求如来净圆觉心,应当正念远离诸幻。”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言得一位,则同时得一切位也。为华严经所明。与一门普门同。探玄记一曰:圆教者,明一位即一切位,一切位即...(术语)Pāraga,佛之别号。译作度彼岸。见智度论二。...划分释迦一代之教法为三段,此乃日僧日莲依天台宗之五时教判,而主张以法华经为佛教之中心教理所立之名目。日莲将释...佛教在印尼,为古老之宗教,亦为新兴之宗教。西元五世纪初,爪哇岛上已有少数佛教徒,法显访问该岛时(414),见婆...【拨无第八识及一切法不应道理】 p1344 成唯识论三卷十七页云:有执大乘遣相空理为究竟者。依似比量,拨无此识及一...(1627~1679)明末清初禅僧。又称海渊。冀州新河人,俗姓曹。号波停。年十六至海虞(江苏常熟东)之三峰,入嵩隐门...(物名)梵语阿湿摩揭婆Aśmagarbha,其色红黄,而有莹光。七宝之一也。...(名数)法界者,一切众生身心之本体也。法,轨则也。界有性分二义。若约事说界,即是分义。谓随事分别故也。若约理...(一)法身,指佛之自性真身;如来,为佛之尊称。法身虽无去来,然依隐没之如来藏显现为法身,故称如来。释摩诃衍论卷...即从身而示现曼荼罗诸尊。密教胎藏界之法弟子受灌顶以后,阿阇梨以 (aj,暗)字加持于弟子顶上,而流现胎藏曼荼罗...(1547~1610)明末临济宗僧。温州(浙江永嘉)人。字盛叔。号闲田。东渡日本后,承嗣先甫宗实之大法。庆长八年(1...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积经卷第四 大宝积经卷第五 大宝积经卷第六 大宝积经卷第七 大宝...
第一把火:胃火 表现症状:胃肠道症状表现为胃部灼热疼痛、腹胀、口干口臭、大便稀烂、便秘、牙龈肿痛、胃口不好等...有一位金代禅师非常喜爱兰花,在平日弘法讲经之余,花费了许多的时间栽种兰花。有一天,他要外出云游一段时间,临行...虽然不是全部如此,但外在还是经常体现内在。为此,我们接物待人时,首先,要观察外在,如言语、行状等,即所谓的察...首先地藏菩萨说不可做的事,我们坚决不做。菩萨在《地藏菩萨本愿经》的《观众生业缘品》中说,造五种恶业者,堕无间...
看看这个《法句经》的两段,把这个一切法正,一切法邪做个总结。 诸法意先导,意主意造作。若以染污意,或语或行业...
有光明就有黑暗,有正义就有邪恶。 曾经,佛陀也遇到迫害,何况我们凡夫。据佛经说,当年,佛陀提倡平等,反对种姓...汾阳善昭禅师有一天对庙里的僧众说:昨天晚上,我梦见死去的父母向我要酒肉钱。我心里难过,所以免不了要随风俗习惯...
本经的修学重点我们把它归纳起来,简单的讲就是要破妄显真,破除我们的无明妄想,开显我们真实的心性。这当中从经文...
净圆觉心
【佛学大辞典】
上篇:净源 | 下篇:净琉璃净土 |
【灭不待因】 p1213 俱舍论十三卷二页云:谓有为法、灭不待因。所以者何?待因谓果。灭无、非果。故不待因。灭既不...
一位一切位
波罗迦
一代三段
印尼佛教
拨无第八识及一切法不应道理
上渊
琥珀
四种法界
法身如来
曼荼罗身
宗唐
【大藏经】【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藏经】【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藏经】大宝积经

四种器官的降火食方
相遇不是用来生气的
外在体现内在
向地藏菩萨学习些什么

为何有些人积集善业到最后是痛苦的呢

面对被伤害时的态度
闲神野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