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凡三卷。唐代道宣撰。又称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四分含注戒本。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册。系依广律对四分律戒本加以注解,...即结“与愿印”之手相。与愿印,印相为右手仰掌,舒五指而向下,流注如意宝或甘露水之相。[摄真实经、大日经疏卷十...如世尊言。所有有情。无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想非非想。如来于中。最称第一。最胜最尊。最上无...(术语)五种供养之一。真言观行要览曰:苏悉经二(献食品)曰:略说献食,应用团根、长根、诸果、酥饼、油饼、诸羹...(一)谓佛陀之大智慧。 (二)为梵语 mahāprajā 之意译,音译摩诃般若。[三论玄义卷六上](参阅“摩诃般若”6080)...【六种别欲】 p0299 瑜伽十八卷九页云:谓略说有六种别欲。或有身手力所引致现在事欲。谓居家者所有诸欲。于此境界...(杂名)佛菩萨圣众之会处,即净土也。般舟赞曰:一念之间入佛会。...十界具于一念,一念又起十界,如此十界一念,一念十界,圆融无碍,是融通念佛的意思。...(术语)谓眼等之五根。以此色蕴中之五根,别于信等之五根也。...(职位)禅林之称,方丈之异名,住持人之居处也。因而住持云堂头和尚。...【生起次第】 p0478 如三种次第中说。 二解 如缘起次第有四种中说。...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楞严咒注音版...
第八识等于是我们的一个仓库。当我们生命结束的时候,回到第八识;当我们生命开始的时候,从第八识出发。我们从一个...在仙崖禅师住的禅院里,有一位学僧经常利用晚上时间,偷偷的爬过院墙到外面去游乐,仙崖禅师夜里巡寮时,发现墙角有...
现在我有一个习惯,每次有人来要皈依三宝,特别是那些没接触多少佛法的,我都会对他说,你皈依以后,要学要行。具体...10年前,张顺是个专职屠夫专门为附近的人宰杀大小牲畜。他说,干他们这一行的,在每次行刑前,心里都念叨这么一句话...问: 我们一路念佛就好,为什么要修观? 净界法师答: 我们总有一天会到达死亡。我们绝对不能忽略了烦恼的势力,你...
遥指海东新月上,后世的禅宗,把祖师悟道的故事编集为指月录。佛在《楞严经》上说,一个人问月亮在那里?有人用手指...第一是布施 1、财布施 我们到一个地方弘扬佛法、建立道场,千万别化缘,一化缘就把人化跑了。别让民众一看到出家人...问: 丈夫特别喜欢麻将,可我却是最讨厌的,所以经常吵架。瞋恨心很重,这样会火烧功德林吗? 大安法师答: 佛弟子...
究竟道
【法相辞典】
【究竟道】 p0702 集论六卷十一页云:何等究竟道?谓依金刚喩定,一切粗重永已息故;一切系得永已断故;永证一切离系得故;从此次第,无间转依;证得尽智及无生智,十无学法等。何等为十?谓无学正见,乃至无学正定,无学正解脱,无学正智;如是等法,名究竟道。云何名为一切粗重?略说有二十四种。谓一切遍行戏论粗重,领受粗重,烦恼粗重,业粗重,异熟粗重,烦恼障粗重,业障粗重,异熟障粗重,盖粗重,寻思粗重,饮食粗重,交会粗重,梦粗重,病粗重,老粗重,死粗重,劳倦粗重,坚固粗重,上粗重,中粗重,细粗重,烦恼障粗重,定障粗重,所知障粗重。云何系得?谓于粗重积集,假立系得性。云何离系得?谓于粗重离散,假立离系得故。云何金刚喩定?谓居修道最后断结道位,所有三摩地;或加行道摄,或无间道摄。加行道摄者:谓从此已去,非一切障所碍,能破一切障。无间道摄者:谓从此无间,尽智无生智生。又此三摩地、无间、坚固、一味、遍满。为显此义,薄伽梵说:如大石山,无缺,无隙,无穴,一段,极善圆满,十方猛风所不动转。云何名为无间转依?谓已证得无学道者,三种转依。何等为三?谓心转依,粗重转依,道转依。云何尽智?谓由因、尽所得智,或缘尽为境。云何无生智?谓由果断所得智,或缘果不生为境。十无学法,当知依止无学戒蕴,定蕴,慧蕴,解脱蕴,解脱知见蕴说。
上篇:究竟位 | 下篇:究竟坚法 |
五代宋初人,生卒年不详。曾举秀才。因禅月大师贯休之指示,拜谒石霜庆诸禅师(805~888),庆诸问(卍续一三六·三...
四分律含注戒本
与愿手
无上丈夫
饮食供养
大慧
六种别欲
佛会
十界一念
五色根
堂头
生起次第
【大藏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藏经】楞严咒注音版

生命的「仓库」---第八识
以关怀代替处罚

先修善良,再修空法
屠夫的顿悟
念佛为何还要修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