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因等相】 p0592 瑜伽五卷八页云:因等相者:谓若由此为先,此为建立,此和合故;彼法生、或得、或成、或办、...发菩提心,是大乘佛教区别于小乘佛教的一个根本出发点。这个概念在初期大乘经如《宝积迦叶会》、《无量寿经》等中已...禅林用语。三关,指三种由低而高之参禅境界。行者若能凡情销尽,彻见诸法之虚妄不实及悟得自己之心性本源(本来面目...(物名)炉为白象形,以之烧香置于道场之入口,行者跨之入内。薰身使清净之意也。用象者以象身有香气也。注维摩经一...亦名:觅罪相法缘起 含注戒本·七灭诤法:“(七灭诤六,罪处所)佛在释翅瘦国,时象力释子,善能论议,得外道切问...(术语)五乘之一。谓五戒之教。乘此以生于人趣也。...(347~419)东晋僧。吴(江苏吴县)人,俗姓竺,故又称竺道祖。年少出家,为台寺支法齐之弟子。幼有才思,精勤务学...凡十二卷。明朝吴之鲸撰。收于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一辑。武林位于浙江杭县之西约九公里处。为灵隐、天竺、韬光、吴山...(术语)终归于真如也。谓涅槃。四教仪一曰:夫道绝二途,毕竟者常乐,法唯一味,寂灭者归真。又释尊之死谓之归真。...禅林用语。真正具有嘴鼻之人,引申为真正大彻大悟之大丈夫汉。 p4194...(杂语)宣府志曰:市人于五月十三日为父母妻子或已身疾病,具香纸牲醴于城隍庙拜祷。自其家门,且行且拜,至庙乃止...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问:持诵神咒,有人说不宜在家念。如白衣咒大悲咒之类。譬如房屋子褊小,无净室可念,可通融在家念否。白衣咒家中念...
古圣先贤无一不在逆境苦难中,成就人格与大业。佛教四圣谛摆在第一,又称以八苦为师。苦难是吾人最好的老师,苦难能...
通常我们遇到一些逆境时都会说,我上辈子造了什么孽,怎么会遇到这样的倒霉事。一有点儿不好的事情,或者会说,我真...
佛教里面说忏悔的方法,有说两种,事忏和理忏;也有说三种,作法忏、取相忏、实相忏。 作法忏就是僧团每半个月做一...
今先说轮回二字之义,这轮回之义就是人间所共知的一句俗话,乃说轮过来又回过去的意思。若问云何是轮过来回过去的呢...
大家来东林寺,大部分是有向道之心的,不是求五欲享受,而是来求佛法的。 传印长老作的《四季道情》中,讲到冬季时...所谓高僧或高尼,并不是自己说:我是高僧、我是高尼,那么自己就是高僧、高尼了。真正的高僧或高尼,也不会说:我要...话说商纣刚继王位的时候,并无荒淫之象,大家都认为他是个明主。可是有一天,在朝堂上议事完后,他忽然拿出一双别人...
决择意化
【法相辞典】
【决择意化】 p0700 佛地经论六卷十三页云:又如众生决择意业,由是众生、决择可作及不可作;如是如来成所作智决意化业,由是如来、决择众生八万四千心行差别。以是善巧方便力故;引诸众生、令入圣教,成熟解脱。论曰:此中显示决择意化化意业相。成所作智相应意业,能起化故;名化意业。此能决择所化众生八万四千心行差别;或复此智相分中现变化意业,似能决择众生八万四千心行,令彼了知,得胜义利。云何八万四千心行?谓诸有情,八万四千诸垢尘劳心行差别。此能障碍八万四千波罗蜜多陀罗尼门三摩地等。如贤劫经,广说其相。所谓最初修习行法波罗蜜多,乃至最后分布佛体波罗蜜多、三百五十,一一皆具六到彼岸。如是总有二千一百。对治贪瞋痴及等分有情心行八千四百。除四大种及六无义所生过失。十转合数八万四千。修习此故;复得成就八万四千陀罗尼门三摩地等。此犹略说,广则无量。
上篇:决择慧 | 下篇:决定受业 |
(职位)禅林得度之沙弥,未知进退,引导而教授之者,谓之引请阿阇梨。即律宗之教授师也。见象器笺八。...
因等相
发菩提心
透三关
象炉
罪处所缘起
人乘
道祖
武林梵志
归真
真巴鼻
拜愿
【大藏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持咒常识问答简选

【推荐】以逆境苦难为师

【推荐】前世虽有修持,现世又放逸,空留下无尽的遗憾

佛教的忏悔方法有哪些

三大轮回之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