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地名)Samatgta,东印度古国。大唐西域记曰:三摩呾吒国,周三千余里,滨近大海,地卑湿,人性刚烈,形卑色黑。其...【虚空无边处定建立】 p1170 显扬二卷七页云:又如经说:一切色想出过故,有对想灭没故,种种想不作意故,入无边虚...亦名:跳行戒缘起 含注戒本·百众学法:“佛在舍卫,六群跳行入白衣舍。居士讥言不惭,入室如似鸟雀。比丘举过,佛...(术语)十恶业之一。谓言语反覆,掉弄是非也。易林云:一簧两舌,妄言谋诀。佛教亦以两舌,恶口,妄言,绮语为口业...曹洞宗开祖洞山良价禅师以真理立为正位,以事物立为偏位,依偏正回互之理,立五位(正中偏、偏中正、正中来、偏中至...无漏果的业因,如四谛中之道谛是。...(名数)六和敬之略。...【蕴】 p1452 瑜伽二十七卷十五页云:前受想行蕴、及此识蕴、皆有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等差别;如前广说。是名为蕴。 二...(术语)戒经有广略之二教,佛成道后十二年间,大众清净,无犯戒者,故未曾立一戒,唯说略偈总劝诫善恶,故谓之略戒...长阿含经曰弟子敬奉师长有五事,云何为五? 一、供给所需 四、凡师教敕恭顺无违 二、礼...【现行】 阿赖耶识有生一切法的功能,此能生之因,称为种子,自此种子生起色、心诸法,谓之现行。能生的种子是因,...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
阿弥陀佛的名号具足万德,佛的果地上的功德都在名号当中具足。名具万德、名召万德。 名为假名,但什么叫召?召就是...
问: 修行要长期熏修,可是为什么古代禅师往往只是一句话就能让行者开悟? 惠空法师答: 这个很简单,我常常讲一个...
禅观是把心带回家;那么净土的人,是从家里面再重新出发,往净土方向走去。一个是把心带回家,一个是重新出发。 我...一个月色朦胧的深夜,在一个靠海的山洞里,一个老和尚正在盘膝打坐。他突然听到了几声哭泣,声音好像来自山脚下的海...
当我们在念想极乐世界的功德的时候,我们可以分成三块:一个是安乐道,一个是解脱道,一个是菩提道。当然,安乐道,...
唯有信愿、持名,仗他力故,佛慈悲愿,定不唐捐,弥陀圣众,现前慰导,故得无倒、自在往生。佛见众生,临终倒乱之苦...
佛说:过去,有一个鹿群,有数百只鹿,因寻逐水草而接近都邑。有一次国王出外狩猎,鹿群被追逐奔散。一只怀孕的母鹿...
有一天,尊者阿难请教佛祖一个问题:在这个世界上,是否有这种香,遇逆风也会香,遇顺风也会香,遇逆顺之风也会香呢...
身识所缘
【法相辞典】
【身识所缘】 p0677 瑜伽一卷九页云:彼所缘者:谓触。无见有对。
上篇:身识所依 | 下篇:身差别苦 |
(杂语)十五日也。五祖戒禅师配三十佛于三十日,俗所谓缘日也。...
三摩呾吒
虚空无边处定建立
跳行白衣舍戒缘起
两舌
君臣五位
无漏因
六和
蕴
略戒
弟子对师长
现行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阿弥陀佛名具万德,名召万德

为什么古代禅师一句话就能令人开悟

以自我为中心,很难跟弥陀感应道交
过去的就让它过去

福报太少障道,太多也障道

净土宗是他力还是自力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