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资持记·释释相篇:“粟散,言余小王如粟之多。”(事钞记卷二五·一八·二○)...子题:师子敬着袈裟人故成佛 行事钞·二衣总别篇:“五分,得新衣,令有德人暂着,得福。僧祇,得乞小片衣与俗人禳...(名数)真言阿闇梨有十重之深行。...(经名)佛说相应相可经,一卷,西晋法炬译。说善恶之人,各以类相聚。出单卷之杂阿含经中。...【意名不成证】 p1209 成唯识论五卷八页云:又契经说:思量名意。若无此识;彼应非有。谓若意识现在前时;等无间意...【上道】 p0231 集论六卷六页云:云何上道?谓上软上中上上品道。由此道故,能舍三界所系地地中软上软中软软三品烦...(术语)本有种子之外,有新薰种子。...【一切有者谓十二处】 p0016 瑜伽六卷六页云:又虽说一切有者谓十二处;然于有法,密意说有有相;于无法,密意...(术语)五字者,阿鍐囕唅佉也。真言行者,修密法时,布阿字于下体,布鍐字于脐上,布囕字于心,布唅字于眉间,而佉...(术语)称如来之大空慧。大疏六曰:毕竟无相而具一切相,故名大空,住此三昧者,即是住佛无碍慧。...【极少成就几根】 p1198 俱舍论三卷十八页云:诸极少者、成就几根?颂曰:极少、八;无善,成受身意命。愚生无色界...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
第三个,犯戒轻重。 非己妻入道,什么叫入道呢?就是男二处、女三处,这个是上品不可悔罪,这个就破戒。 那么己妻...
一劝贫者施。 经济不宽裕,捉襟见肘,往往贫者难施。但是越贫越要施,因财富从施舍中来。因贫穷故,才要广种福田,...一、现实的定义 现实的定义:顾名思义,现,就是现在;实,就是真实。说现在,既不是过去,也不是未来,虽然它和过...世间万物万象,放得下,自然爽心怡神,万丈洪岩倚碧空。 放不下,人间有路不能通,徒然沾滞自苦而已。 一眠躺下,夜...
作为汉传佛教的信徒,我觉得有一个很大的福报,什么福报呢?我们能够通过汉字记录,直接聆听中国古代高僧大德的开示...
佛教宗旨,单以一心为宗。原其此心,本来圆满,光明广大,了无纤尘,清净无物。此中本无迷悟生死,圣凡不立,生佛同...
【复次未来之世。若在家若出家诸众生等。欲求受清净妙戒。而先已作增上重罪不得受者。亦当如上修忏悔法。令其至心得...会与人相处,可以让你少走弯路,尽早成功。其实,每一个人要取得成功,仅有很强的工作能力是不够的,你必须两条腿走...
见谛方便
【法相辞典】
【见谛方便】 p0640 俱舍论二十二卷十一页云:云何方便勤修,趣见谛道?颂曰:将趣见谛道,应住戒,勤修闻思修所成。谓名俱义境。论曰:诸有发心将趣见谛。应先安住清净尸罗,然后勤修闻所成等。谓先摄受顺见谛闻。闻已。勤求所闻法义。闻法义已;无倒思惟。思已,方能依定修习。行者如是住戒勤修,依闻所成慧,起思所成慧。依思所成慧,起修所成慧。
上篇:见轭离系 | 下篇:见道有二 |
又作记别,即佛预记弟子成佛的事。...
粟散小王
三衣功能
十重深行
相应相可经
意名不成证
上道
新薰种子
一切有者谓十二处
五字严身
佛无碍慧
极少成就几根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何判断犯邪淫戒的轻重

真正智者,惜已有之福,布施一切
惟贤长老《佛教哲学的现实意义》
有什么好争的

情不附物

什么是禅,参禅又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