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六卷六页云:又虽说一切有者谓十二处;然于有法,密意说有有相;于无法,密意说有无相。所以者何?若有相法,能持有相,若无相法,能持无相;是故俱名为法,俱名为有。若异此者;诸修行者,唯知于有,不知于无;应非无间观所知法。不应道理。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欲心所】 此为心所有法中的别境心所之一。欲是希望,《成唯识论》曰:‘于所缘境,希望为性,勤依为业。’故欲的...【萨拘卢楴】 此云卖,姓也。...梵名 Ksānti-vādi-rsi,巴利名 Khanti-vādi-tāpasa。又作羼提波梨(梵 Ksānti-pāla)、羼提和(梵 Ksānti...据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一二一载,欲成就妙行,有时、处、众三种因缘,即:(一)时因缘,谓五浊不增时,一切有情具大...(术语)起信论所说二真如之一。如实者真如之异名也,真如体内具无量之性功德,谓之如实不空。即不空真如也。起信论...【阿私多仙相太子处】 p0781 西域记六卷八页云:菩萨降神东北、有窣堵波,阿私多仙、相太子处。菩萨诞灵之日,...适宜于一时的教法叫做权,究竟而不变的教法叫做实。...凡二卷。南朝梁代真谛(499~569)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本经内容包含:校量功德品、如来界品、菩提品、如来功德...我国近代佛学院之一。民国十一年(1922)太虚大师创办于武昌,自任院长,梁启超为首任董事长。第一届为专修科性质,...亦名:乞钵戒犯缘 戒本疏·三十舍堕法:“论犯六缘:一、先有受持钵,二、减五缀不漏,三、更随非亲乞,四、为己,...(人名)Pacaśikhin,仙人名。译曰五顶,五髻。唯识述记一末曰:婆罗痆斯国有婆罗门,名摩纳缚迦,此云儒童。其儒...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
《古文观止》是清朝康熙年间选编的一部供学塾使用的历代散文总集。清代吴楚材、吴调侯编选,吴兴祚审定。观止一词表...
问: 我在电脑上听讲经,听懂了些道理,引起了我学佛的心。但不知道从哪里开始,诵哪一部经,念佛号为什么念不下去...人为什么怕鬼? 原因是对不可知的事物产生恐惧,害怕危害到自己的生命;对鬼的认识不清而心生恐惧,著调整害怕的心...
凡公临私养,历涉缘务,虽造次而常内心不忘于佛及忆净土。 譬如世人切事系心,虽经历语言、去来、坐卧及种种作务,...一、人间佛教思想的历史沿革 (一)释迦佛的应化示现是人间佛教的一种典型 释迦佛下天、托胎、出生、出家、降魔、成...
一般人认为,活着的时候,自己的生命就是我;死亡以后,虽然身体消逝了,但是灵魂还在,就转而把灵魂当成我。但是,...
【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菩萨名字。或赞叹。或瞻礼。或称名。或供养。乃至彩画刻镂塑漆形像。是人当得百...问: 出家修行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大众? 慧律法师答: 这两个是同时的。如果你没有能力,出家不是为自己解脱,那出...
一切有者谓十二处
【法相辞典】
【一切有者谓十二处】 p0016
上篇:一切色像皆入身中 | 下篇:一切遍行同行相应 |
【四胜进】 p0419 瑜伽八十六卷四页云:复次,于诸行中,如理修者有四胜进,谓胜进想,略有三种:一、未得为得,二...
欲心所
萨拘卢楴
忍辱仙
妙行三因缘
如实不空
阿私多仙相太子处
权实
无上依经
武昌佛学院
非分乞钵戒犯缘
般遮尸弃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古文观止》中的十大人生启迪

我想学佛,但佛号念不下去怎么办
圣严法师《别让鬼住在心里》

如是相续念佛在心,能办一切净因功德
惟贤长老《从人生佛教到人间佛教》

放下「自我」的幻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