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三十四卷九页云:云何观察衣事变异无常之性?谓由观见种种衣服,一时新成,一时故坏;一时鲜洁,一时垢腻。见此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诸行,其性无常。余如前说。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菩萨云何能求奢摩他】 p1132 瑜伽七十七卷一页云:善男子!如我为诸菩萨所说法假安立,所谓契—经应—颂记—别讽...(譬喻)以香譬须弥山也。新译仁王经上曰:无色界雨诸香华,香如须弥,华如车轮。...【菩提分别障】 p1128 辩中边论上卷十四页云:于菩提分有别障者:颂曰:于事不善巧,懈怠、定减二,不植、羸劣性,...(术语)断惑四因之一。依遍知所缘之境而断烦恼也。见惑之内,苦集二谛下自界缘之惑,与灭道二谛下无漏缘之惑,依之...【五种义】 p0256 显扬五卷三页云:五种义者:一、所遍知事。二、所遍知义。三、应遍知。四、得遍知果。五、受用遍...【法威力】 p0760 瑜伽三十七卷一页云:二者、法威力。谓诸胜法,有广大果,有大胜利。是名法威力。此中法者,...【不正知心所】 唯识宗所立五十一位心所之一,指误解所观之境的精神作用,为八大随惑之一。不正知能障蔽正知,以毁...(名数)百一羯磨五曰:言更药者,谓八种浆:一招者浆Coca(酢似梅状如皂荚),二毛者浆Moca(即熟芭蕉实是),三孤...亦名:不污手捉食器戒开缘、污手捉食器戒开缘 含注戒本·百众学法:“不犯者,有病,或草上受,叶上受,洗手受者。...位于韩国全罗北道益山郡金马面。七世纪初,百济武王(600~640)所创建,又称王兴寺。一说始建于武王之父法王时,初...(术语)二法以上同时相并而生起也。...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及诸菩萨。 无央数众来诣佛所,稽首于地。世尊寂静默无所说,光...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佛常降魔处夏安居中,与舍利弗经行山顶,而说偈言: 「一心善谛...(印光大师校印本)...
无论出现何种心境快乐或不快乐,都别在意,我们应经常提醒自己:这是不确定的。 人们通常不太考虑这是不确定的,但...
朱元介,名之蕃,明代万历二十三年的进士,官职做到礼部侍郎。朱元介工于书法绘画,山水画与宋代的米芾、元朝的吴镇...
金光明沙 金光明沙系根据密部,持毗卢遮那佛大灌顶光真言所加持之土沙。目的即在利益亡者。透过咒力、愿力及心力三...
一、参禅的先决条件 参禅的目的,在明心见性;就是要去掉自心的污染,实见自性的面目。污染就是妄想执着,自性就是...如何面对人生中的得与失,这恐怕是千百年来许多人苦苦思索的。该得到的不要错过,该失去的,洒脱得放弃,不必太在意...
高慢心的活动,一般来说,它不太可能出现在初学者,因为初学者烦恼很重、业障很重,他自卑感都来不及了,一般会产生...佛字是佛陀的简称,是Buddha的音译(如果用今天的汉语音译,应当是布达 ),佛陀的意义是觉者或智者。佛陀是印度早...
我们一定要视之为身世无常,幻缘虚假,这是一种无常败坏。这个是无常观,其实这个地方主要是约着死亡,死殁无常,这...
衣事变异无常之性
【法相辞典】
【衣事变异无常之性】 p0635
上篇:牟呼栗多 | 下篇:羊毛尘 |
(名数)又云四无色。无色界之四空处也。菩萨本业璎珞经上曰:上至四空。...
菩萨云何能求奢摩他
香如须弥
菩提分别障
遍知所缘断
五种义
法威力
不正知心所
八种更药
腻手捉饮器戒开缘
弥勒寺
并起
【大藏经】佛说法灭尽经
【大藏经】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大藏经】【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快乐或不快乐,这都是不确定的

被富贵逼落三途

金光明沙、咒轮、往生被超度亡人的方法

虚云老和尚:参禅要旨
不是路到尽头,而是该转弯了

高慢心的过失
「佛」字的三种涵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