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识论一卷十页云:一者、本有。谓无始来,异熟识中,法尔而有生蕴处界功能差别。世尊依此,说诸有情,无始时来,有种种界,如恶叉聚,法尔而有。余所引证,广说如初。此即名为本性住种。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Bodhi,云菩提,新云冒地。仁王经良贲疏下三曰:旧云菩提,今云冒地。...东晋僧。初与以义学知名之慧嵩共在河西享有盛名。曾助昙无谶翻译涅槃经,亦造经序,撰义疏,致力于弘法,其后讲涅槃...(一)谓僧侣行脚游历各处。锡,即锡杖,比丘十八物之一,为僧侣外出时携行之物。飞锡之外,其同类用语尚有巡锡、驻锡...【沙门果依何界得】 p0681 俱舍论二十四卷十九页云:何沙门果、依何界得?颂曰:三依欲后三。由上无见道。无闻...(杂语)十魔之一。一切恶业之障害善道者。...【字相通达】 p0632 显扬三卷一页云:二、字相通达。谓于师子之形诸字相等,有分别故;所行相义,如实觉了。余...一贪毒 二嗔毒 三痴毒 次见爱而辨三毒者。此二科既有合离之异。事须分别。若合但取痴一分为见。余一分及贪恚。并...为“正觉门”之对称。正觉门,指弥陀之正觉;往生门,则指众生往生之因果。阿弥陀佛于过去世未成佛时,曾立誓言“若...(术语)楞伽经所说五法之一。法性之理体,不二平等,故云如,彼此之诸法皆如,故云如如,是正智所契之理体也。智度...(术语)Kśānti,译曰忍辱,安忍。旧称羼提。慧琳音义十三曰:羼底,上察限反,下丁以反,唐云忍辱,或云安忍。...(一)梵语bodhi,巴利语同。意译觉、智、知、道。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之智慧。即佛、缘觉、声闻各于...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大众言:「我曾往昔无数劫时,于妙光佛末法之中...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然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显,自有一际之形。其犹病起...
刘晓愚居士,名景烈,江西赣县人。少年留学东瀛,与蔡公松坡等同学。光复后,曾任第一届国会议员。民六七年间,任职...古有「立功、立德、立言」之说。立功者,造福家国、嘉惠时人。立德者,以身做则,为后世典范。此二者皆信而可徵,显...
清朝时,淄川有一个穷小子,腊月将尽,还缺吃少穿,他不知道这个年怎么过。穷极无聊,想出一个馊主意。这天,他操着...简体版序:放下自己也放下别人 当恼人的情绪来袭时,如何重拾愉快的心情? 禅的态度是:知道事实,面对事实,处理事...问: 我皈依佛法已经十多年了,事事不如意,倒霉透了,常想这是逆增上缘,可是我的处境常让我对念佛感到灰心,请开...
净土宗的祖师里面,在开悟之后的一个特点置彼而取此。这句话很重要。那为什么要置彼而取此呢?这里有一个根本性的原...
一切法都是从心想生,临终能够遇善知识,十声往生,这桩事情也不是很容易能够产生的。无始劫以来的善恶业的种子这么...问: 请问,鬼分为哪些类?他们生活状况如何?哪些鬼会有机会害人?饿鬼跟阳寿未尽横死的怨灵有哪些不同?鬼道众生...
本性住种
【法相辞典】
【本性住种】 p0531
上篇:本性灭 | 下篇:本性念生智 |
指未离欲之人。即尚未断欲界修惑者。反之,已离欲界修惑者,称为已离欲者、已离欲人。未离欲者之中,唯断尽欲界之见...
冒地
道朗
飞锡
沙门果依何界得
业魔
字相通达
三毒
往生门
如如
羼底
菩提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大藏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得助念与失助念之损益比较
慧律法师《茅蓬语录》

受伤未尝不是另一种成全
圣严法师《放下的幸福》情绪管理智慧
大安法师:皈依十多年了怎么事事不如意

净业若成 禅宗自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