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论一卷二页云:行蕴何相,造作相是行相。谓由行故,令心造作。于善不善无记品中,驱役心故。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名数)缠为烦恼之通名,而特举八法名为缠:一,无惭,令于所造之罪自省无耻者。二,无愧,令于所造之罪对他无耻者...【见道唯无漏修道通二种】 p0646 俱舍论二十二卷一页云:论曰:前已广说诸烦恼断,由见谛道及修道故。道唯无漏...(杂语)生死苦比丘之略,胁尊者也。南山戒疏四下曰:生死苦比丘六十年。(六十年在母胎也)。行宗记四下曰:生死苦...(术语)十仙之一。以药饵得长寿,行动地上未得飞行者。楞严经八曰:彼诸众生,坚固服饵,而不休息。食道圆成,名地...【于三摩地退失无倒】 p0751 瑜伽十三卷五页云:云何当知于三摩地退失无倒?谓如有一,得初静虑,便生喜足,不...药树王身和如意珠王身。佛为了拔除众生的苦难而化现之身叫做药树王身;为了给众生安乐而化现之身叫做如意珠王身。...【修十遍处能为五事】 p0906 瑜伽六十二卷四页云:复次若观行者、修十遍处,能为五事。何等为五?谓由修习地遍...(术语)又作如理智,无分别智、正智、真智等。根本智之名,对于后得智而言。正冥符于真理,而无能缘所缘之差别,一...【阿罗诃】 秦云应供。大论云:应受一切天地众生供养。亦翻杀贼,又翻不生。观经疏云:天竺三名相近,阿罗诃,...【阿罗汉住何等心般涅槃】 p0783 瑜伽八十卷十九页云:问:诸阿罗汉,住有余依涅槃界中,住何等心,于无余依般...(1546~1623)明代僧。金陵全椒(安徽)人,俗姓蔡。字澄印,号憨山。年十一即怀出家之志,翌年投报恩寺西林永宁诵...(印光大师校印本)...佛说弥勒下生经...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
佛教讲,我们造业的方式有三种:身、口、意。口业占了我们造业的三分之一,由此可见持不妄语戒是多么的重要。不妄语...佛说《楞严经》,其因缘为阿难被摩登伽女用邪咒所迷,在阿难的戒体快要被毁坏时,佛陀令文殊菩萨持楞严咒前往救护阿...
有位大德说过这样一句话:忙人的时间最多。 为什么忙人的时间反而最多?我想,是因为越忙的人呢,他做了这个事儿做...
雨天乐华衣,妙香等供养,赞诸佛功德,无有分别心。 佛本何故起此庄严?见有佛土,菩萨人天志趣不广,不能遍至十方...
我们学习净土教法,你必须要了解佛为娑婆世界众生所设的学修教法次第是怎样的,心里面对次第修证得有个轮廓。 比如...一、阿赖耶定义 梵语阿赖耶,华译为藏,有能藏、所藏、我爱执藏三义。 1、能藏:谓此识能含藏染、净、善、恶、无记...每个人都出生在不同的家庭,在不同的生活环境成长,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也自然就有养成了不同的生活习惯。每一种生...这篇普遍答复信众的信函,语言虽然拙朴,意义都是依据佛经而说。如果肯依这样真修实行,就能得到无穷利益。 下面我...
行蕴相
【法相辞典】
【行蕴相】 p0607
上篇:行取蕴 | 下篇:行瑜伽 |
(杂语)于石窟修观法。即坐禅也。...
八缠
见道唯无漏修道通二种
死苦比丘
地行仙
于三摩地退失无倒
药珠二身
修十遍处能为五事
根本智
阿罗诃
阿罗汉住何等心般涅槃
德清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大藏经】在家菩萨戒本

如何在不同场合守住妄语戒
楞严咒的功德

自造业自受果

发心不广大,就无法供养十方诸佛如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