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识论二卷七页云:一、因能变。谓第八识中等流异熟二因习气。等流习气,由七识中善恶无记,熏令生长。异熟习气,由六识中有漏善恶熏令生长。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835~902)唐代曹洞宗僧。蓟门玉田(河北)人,俗姓王。二十五岁,于范阳延寿寺受具足戒。学小乘戒律,复从学于终...如来的三密入于我,我的三业入于如来,亦即如来的三密与众生的三业,彼此相应互入,因而具足一切诸佛的功德于吾身,...【正闻熏习】 p0503 世亲释三卷八页云:无倒听闻如是经等,故名正闻。由此正闻所起熏习,名为熏习。或复正闻,卽是...又称十玄缘起。全称十玄缘起无碍法门,或作华严一乘十玄门、一乘十玄门,单称十玄。表示法界中事事无碍法界之相,通...【心】 此指执取具有思量(缘虑)作用之法,此有不同的定义。一、为心王及心所法之总称,系相对于色法而言,相当于...(一)南朝梁代僧。生卒年、籍贯均不详。本住湘州,后入龙光寺,依旻公学,精研说一切有部之论书,如毗昙等。行持高操...(物名)三衣一钵为比丘生活之质素也。钵梵语钵多罗之略。译曰意量器。( 钵 )。秘藏宝钥中曰:僧尼一钵。...(经名)初北凉昙无谶,译大乘之大般涅槃经有四十卷,后南朝刘宋沙门慧观,与谢灵运等再治为三十六卷,所谓南本涅槃...【烧害】 p1387 瑜伽八十九卷十二页云:复次若贪瞋痴,数数现行,恒常流溢,烧恼身心,极为衰损;说名烧害。 二解 ...【二无因生论】 p0032 大毗婆沙论一百九十九卷十五页云:二无因生论者:一、从无想有情天殁,来生此间;由得宿...位于浙江省栖霞岭半山,葛岭之背麓。深十余丈,窈邃敞豁,洞口两岩石对峙如门。自洞口观音殿,拾级而下,为一宏大之...(嘉兴藏流通本)...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孤独,为子取妇,得豪贵长者家女,端正无双,憍豪慠慢,不以妇...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萨成佛之弘轨也。轨不弘,则不足以寮群异指其归;性不尽,则物...
莲池大师谈千佛衣 近世袈裟上遍绣诸佛,云千佛衣,此讹也。佛像止宜顶戴在首、负荷在肩而已。悬挂胸膈,已涉亵慢。...今天是2010年9月25日,我们水陆前一个月义工大会。每年这个水陆前的一个月,我们都有义工大会,这个义工大会,大部...
问: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中的住作何理解?是否可以理解为无所不住?生其心是生妄心,还是生真心、佛心?请开示。 大安...昔日佛在王舍国竹林精舍,广受君民尊敬供养,因此引起其他外道的嫉妒。一日,外道为首的六师聚集徒众共相商议:我们...
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一天,对比丘们开示:有三种法甚可爱敬,为世间人所贪求。是哪三种呢?...罗睺罗尊者是佛十大弟子之一。乃释尊之子,为耶输陀罗所生。又作罗护罗、罗怙罗、罗吼罗、曷罗怙罗、何罗怙罗、罗云...各位善知识,禅宗一法是心地法门,不可离开心地以外用功,所以六祖坛经云: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萌,顿悟花情已,菩...
义工,是一种慈悲与利行的奉献,是一种爱心和时间的布施,所以义工都是知行合一的菩萨行者。大家各尽己能,努力耕耘...
因能变
【法相辞典】
【因能变】 p0592
上篇:因等相 | 下篇:因明处 |
【心清净相】 p0353 瑜伽八十卷十页云:由三种相、应知心清净相。一者、不得相故。二者、无为相故。三者、种姓相故...
道膺
入我我入
正闻熏习
十玄门
心
慧生
一钵
南本涅槃经
烧害
二无因生论
紫云洞
【大藏经】【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佛说玉耶女经
【大藏经】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穿千佛衣如法吗
慧律法师《佛陀的格言3》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住」应作何理解
佛度六师现神通

世间有三法甚可爱敬,为世间人所贪慕
密行第一的罗睺罗尊者
念念不被骄诳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