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5~902)唐代曹洞宗僧。蓟门玉田(河北)人,俗姓王。二十五岁,于范阳延寿寺受具足戒。学小乘戒律,复从学于终南山翠微寺之无学。后参学于筠州(江西)之洞山良价座下,并嗣其法。初住于三峰山(江西宜丰)。其后,于云居山(江西建昌西南)开创真如寺(又称飞白寺、龙昌寺),讲学三十年,大振曹洞宗风。得南平王钟传之护持。天复二年示寂(佛祖通载作天复元年示寂),世寿六十八。师之语录现已不存。[宋高僧传卷十二、景德传灯录卷十七] p5662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人名)唐断际禅师希运,幼于福州黄檗山出家,后参江西百丈山海禅师而得道。后居洪州大安寺,海众奔辏。相国裴休镇...亦名:悭衣事、乐着衣服死为化生蛇还来缠衣 子题:化生蛇、四等观 行事钞·对施兴治篇:“五百问云,昔有比丘好乐衣...(名数)一云,二风尘,三烟,四阿修伦。即日月蚀。以譬贪瞋痴慢之烦恼。...凡三卷。日本天台宗之祖最澄撰(820)。收于大正藏第七十四册。由于最澄上表请废小乘戒仪,而立大乘戒仪,并别设大...(杂名)于佛生日造浴佛之小亭,于亭上揭义成殿之额。义成乃悉达太子之幼名,一切义成之略。西域记七曰:萨婆曷剌他...【死想】 p0618 集异门论十三卷十二页云:死想云何?答:于自身命、极善作意,思惟无常;诸想、等想、现前而想...(术语)有形质碍之法,无知觉之用者谓之色,反之而无形质可见,有知觉之用者,谓之心。在于诸法,谓之色心,在于有...云何谛决择?谓四圣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指密教修法之护摩坛、正觉坛等。“大坛”之对称。一般而言,两部大曼荼罗之供养坛称为大坛;相对于此,灌顶时之正觉...位于四川西南峨嵋山之伏虎山麓。距报国寺西一公里处。宋绍兴年间,由行脚僧心安开建。初名神龙堂,后因附近常有虎患...(术语)逼于剧苦而身热心恼也。法华经信解品曰:以三苦故,于生死中受诸热恼。...佛说疗痔病经...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阙译人名今附梁录 夫修善福臻,为恶祸徵,明理晈然,而信寤者鲜。既共生此...(印光大师校印本)...
好,各位有缘,阿弥陀佛。话说北宋的时候,杭州太守想要迎请一位苏州常住的法师,到杭州的承天寺,还有一个叫兴教寺...
【原文】 古谓大禹圣人,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而佛言人命在于呼吸。夫分阴之中,有多呼吸,则我辈何止当...
关于一个人的命运好坏,命运究竟能不能改变,有各种不同的观点。那究竟,人的命运能不能改变呢?如果能,又是什么因...
现代社会的人际网络愈来愈复杂,关系也愈来愈疏离淡泊,于是很多人都想远离尘嚣过隐居生活。但在这个世界上,想要单...
在佛教里经常说未弘佛法,先结人缘。只有把这人缘结好了,那弘法才会顺利。这个结缘非常重要,我也经常说,帮人家就...每当我们拜访佛寺时,总是见到许多佛像以打坐的姿势端坐着,而即使是以立姿站着,也不会像基督徒一样向天仰望,好像...问: 佛家讲,修行有所知障。我等即要靠已知、所知才能学习佛法。 但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被自己既有的知识、经验所障。...
第一首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第二首 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 唯传见法性,出世破...
道膺
【佛光大辞典】
上篇:道灿 | 下篇:道隐 |
顿教和渐教。顿教是立刻速成的教法;渐教是逐渐成功的教法。...
黄檗
比丘悭衣事
四翳
显戒论
义成殿
死想
色心
谛决择
第二坛
伏虎寺
热恼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宋代高僧圆照宗本禅师

爱惜每一分的光阴

有什么因素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呢

【推荐】「怨憎会」与「爱别离」

一个「缘」字,意义甚深
反观自己,不向外求
如何判断「所知障」和「烦恼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