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五十四卷九页云:如是一切色蕴所摄色中,九种是实物有。触所摄中,四大种是实物有。当知所余唯是假有。堕法处色,亦有二种。谓实有,假有。若有威德定所行境,犹如变化;彼果彼境及彼相应识等境色,是实物有。若律仪色,不律仪色;皆是假有。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人名)滁州琅玡山广照禅师,名慧觉。得法于汾阳昭禅师。应缘于滁州。与明州雪窦山显禅师同时唱道,时谓为二甘露门...(术语)斋食长续也。斋食者,谓不过中食之行法也。七日长斋云者,则七日之间斋食也。般舟三昧经曰:一食长斋。南史...【速慧】 p1036 瑜伽八十三卷五页云:言速慧者:慧无滞碍故。...【优檀那】 妙玄云:此云印,亦翻宗印,是揩定不可改易。释名云:印,信也。所以对物为验也。说文云:执政所持...(印相)又曰三三昧耶摄百印。底哩秘密法中卷所说。不动尊之印明也。其文曰:此印名为功德母,佛法僧法住其中,请善...用以比喻菩萨、声闻、阐提三者。(一)第一田,此田渠流便利,无诸沙卤、瓦石、棘刺,种一得百;比喻菩萨根性猛利,智...【无寻法】 p1051 品类足论六卷十页云:无寻法云何?谓寻不相应法。...(术语)妄分别事理也。维摩经观众生品曰:问:身孰为本?答曰:欲贪为本。又问欲贪孰为本?答曰虚妄分别为本。...【二十随烦恼三学分别】 p0044 成唯识论六卷二十二页云:二十皆非学无学摄。此但是染。彼唯净故。...因明用语。能立与所立之并称。又作“能成立、所成立”。能立,梵语 sādhana;所立,梵语 sādhya。即依因明论式而...(术语)如来之三语:一、随自意语,佛随自意而说自所证之实法。二、随他意语,随顺众生之机而说方便之法。三、随自...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来诸众生故。说是七俱胝佛母心准提陀罗尼法。即说咒曰。 南谟飒...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法等菩萨约此三十颂造《成唯识》,今略标所以。谓此三十颂中,...十善业道经...
东林佛号要唱得深沉缓慢,它是可以对治这个时代的浮躁的。我们这个时代太快了,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心中充满浮躁。...
佛说法四十九年,就是讲的因果,大乘经讲的都是因果。作为佛教徒,你是不是正知正见来修行,你是不是讲因果?这因果...几十年前,在日本一个临海的小山村里,发生一件很感人的故事:某年七月,山下的寺院举行法会,所有村民都去参加了,...
修行就是在修我们这忍耐性,修这种种逆境,凡事要能忍才是修行。 舒适顺意的境界有什么可修?就是要在横逆的环境去...
禅宗二祖阿难尊者将入涅槃之际,付法予商那和修尊者,并且殷重叮嘱:昔日世尊游化至摩突罗国,曾经教示,此国有一位...
持戒就是修福!一切不利于众生的事不作,不利于众生的话不说,一切伤害别人的思想不想。清净三业多作对众生有益的事...禅宗说:「参禅不在腿。」这是说,参禅不一定要靠打坐,而开悟也不一定是因为修行,只要心得平安,万事便容易解决。...
第一要信自己方寸中一个喜怒哀乐底主人翁,觌体与三世诸佛不欠一毫发。 第二要信从无量劫来,与声色爱憎、染习流注...
色蕴诸色假有实有
【法相辞典】
【色蕴诸色假有实有】 p0573
上篇:色无色界无恚结系 | 下篇:色蕴差别二十六种 |
(譬喻)幸运难遇,譬如海中之盲龟逢浮木也。杂阿含经十六曰:大海中有一盲龟寿无量劫,百年一遇出头,复有浮木,正...
广照
长斋
速慧
优檀那
一切如来所生印明
三田
无寻法
虚妄分别
二十随烦恼三学分别
能立所立
三语
【大藏经】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大藏经】唯识三十论颂
【大藏经】【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东林佛号的意义

道业未成,白白吃了常住这么多东西
机智无私的老人

把别人的不好拿来烦恼,那是自己的愚痴

忧波毱多尊者的前世因缘

贪嗔痴放不下,八苦离不开的
圣严法师:找不到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