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论七卷三页云:有分别影像所缘者:谓由胜解作意所有奢摩他毗钵舍那所缘境界。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一)位于日本横滨市鹤见区鹤见町。山号诸岳山。为日本曹洞宗大本山。天平年中(729~749),日僧行基于能登(石川县...即以马之利钝有四种不同,比喻众生根机有四种分别。又作四马喻。杂阿含经卷三十三列举四种马,比喻四种人悟入佛道之...邪魔来留止人之善事,此为修行之障难,故称为留难。往生论注卷上(大四○·八三二下):“第六天魔常于佛所,作诸留...(术语)天台谓通教。彼教事相之谈逊于藏教,穷理稍深,达为生即无生,空即不空,故褒之为界内理教。...【一切忍】 p0002 瑜伽四十二卷六页云:云何菩萨一切忍?当知此忍,略有二种。一、依在家品忍,二、依出家品忍...亦名:结有戒场大界法、结有场大界法、有场大界结法、戒场大界结法 随机羯磨·诸界结解篇:“结有戒场大界法。佛言...【三类境】 这是唯识宗的教义,即将吾人心识所缘虑的对境,依其性质而分为三类。三类即性境、独影境、带质境。三类...【识如幻事】 p1435 瑜伽八十四卷九页云:云何识如幻事?言幻士者,随福非福不动行识。住四衢道者:住四识住。造作...(术语)依授戒作法一旦发得戒体者,能随顺其戒体而如法动作三业,谓之戒行。行事钞中曰:戒行谓方便修成顺本受体。...【三种习气】 p0181 成唯识论八卷七页云:复次生死相续,由诸习气。然诸习气,总有三种。一、名言习气。谓有为法各...【三福业事】 p0188 俱舍论十八卷九页云:契经说有三福业事。一、施类福业事。二、戒类福业事。三、修类福业事。此...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菩萨众,及大诸天、帝释天王、大梵...(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真未?答曰:未得;不还未也。问曰:和上道高名远,何以不至乎?...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
问: 怎样才能断除妄想? 慧律法师答: 那是错的,妄想本空。断除妄想重增妄,趋向圣道亦是邪。你要体会诸法本空,...
宋朝大儒朱熹,有一次曾任福建崇安县知县,在这期间曾被一个刁民设计而错判一个盗葬墓地案件。事后发现真相,朱熹非...佛学与学佛 很多人都以为佛学很不容易懂,因为专门性的名词太多、经典太多、论书太多、教理思想的派别也太多,初进...
吾人现前一念心性,过去无始,未来无终,现在无际,觅之了不可得,而不可谓无。应用千变万化,而不可谓有。三世诸佛...
念佛免灾减灾 念佛人但能真切念佛,自可仗佛慈力,免彼刀兵水火。即宿业所牵,及转地狱重报,作现生轻报,偶罹此殃...夫修道之本体,须识当身心,本来清净,不生不灭,无有分别,自性圆满。清净之心,此是本师。乃胜念十方诸佛。 问曰...
临命终时,我们没有办法选择是在那一个舒服的时候,无论是三十岁,或八十岁,总是活这一生最老又最累那天,所以只能...一个修行人的出离心和对世间的贪恋心,两者是此长彼消的关系。如果对于佛道有很强的好乐,对世间的贪恋之心自然就会...
有分别影像所缘
【法相辞典】
【有分别影像所缘】 p0556
上篇:有功用运转作意 | 下篇:有寻有伺等三地 |
(名数)梵语Caturyoni一胎生Jarāyuja(十二因缘经作腹生),如人类在母胎成体而后出生者。二卵生Aṇḍaja,如鸟在...
总持寺
四马
留难
界内理教
一切忍
摄僧有场大界结法
三类境
识如幻事
戒行
三种习气
三福业事
【大藏经】佛说百佛名经
【大藏经】杂譬喻经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怎样才能断除妄想

此地若发,是有地理;此地不发,是有天理
圣严法师《在家居士如何学佛》

吾人现前一念心性,觅之了不可得

挽回天灾人祸第一妙法
禅宗五祖弘忍大师《最上乘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