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扬三卷十二页云:七、有行证寂灭。谓即不还果,下品修习圣道故;未断二结。随生一处意生天中,行多行已,及多精进,而证寂灭。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贪味静虑见为功德戒】 p0979 瑜伽四十一卷十二页云: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贪味静虑。于味静虑、见为功德...(术语)梵云婆檀陀Bhadanta,原为称佛之名。在律中则为比丘之称。唐时有临坛大德之称。是敕任者。释氏要览上曰:智...梵语 sarvaja,巴利语 sabbau。指如实证得一切智慧之觉者。乃佛之别称。与“一切智人”、“一切智藏”同义。俱舍论...【阿赖耶识定有八证】 p0781 瑜伽五十一卷一页云:由八种相,证阿赖耶识,决定是有。谓若无阿赖耶识;依止执受...(流派)外道六宗之一。富兰那迦叶也。此人起邪见,谓无善,无善之报,无恶,无恶之报。见涅槃经十九。...相,指诸法之形相状态。诸相乃总称一切差别之形相事物。[维摩诘经弟子品] p6307...清初临济宗僧。生卒年不详。四川潼川安岳人,俗姓龙。号别庵。十一岁父殁,遂追随三山灯来出家。受具足戒后,参谒衡...又作五持。梵语 dhāranī,音译陀罗尼,意译作总持,有五义,即:(一)闻持,自闻一字之声,具悟五乘之教法与显密二...全一卷。唐代菩提流志译于景龙三年(709)。为密教用以消灾祈福之经典之一。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本经共有十品,内...(术语)为破坏之义。破坏一切之魔障也,故四种法中降伏法真言终,必用此句。大日经七曰:初后吽发降伏用。同疏七曰...又作十六胜行。为数息观中最为殊胜之十六种观法。数息观,即以数息来制驭散乱,使精神统一之法。有关其内容细目、顺...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普贤行愿品...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缘起作用不空、不错乱,每种供养都会得相应果报。比如,供欢喜,得大喜悦;供音乐,得微妙音;供舞蹈,得无碍神通;...1、不贪名闻利养:名利心是苦,平常心是道; 2、不在身体上下功夫:身为苦本,法性常乐; 3、不陷入人情世故:人情...
我们很多人念念佛,念念佛这个心就会像野马,就往外跑,心很难安立在佛号上。他一安立在佛号上,要么昏沉,要么掉举...我常引用佛国禅师描写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其中两句偈子,作为同学们的参考:有时且念十方佛,无事闲观一片心。...第一日 上:念佛的障碍 念佛的障碍 我们念佛,要先把念佛的障碍除掉。你们跟我们这些师父们不一样的,净土部的师父...
印光大师这种菩萨的心肠。作为一个比丘,有些事情没有必要他去谈论,谈论了可能还会被人讥嫌,说你一个出家人怎么人...
由此遍计,能遍计度。 由于整个遍计执的名言、相貌、执着,最后造业,就构成了遍计所执的整个过程。这个地方,佛法...
有些人说,我们念佛就好,干啥要调伏呢?问题是我们内心当中,有一个很强大的生死业力。其实空正见只是一个根本,这...
有行证寂灭
【法相辞典】
【有行证寂灭】 p0551
上篇:有上梵行求 | 下篇:有余依涅槃 |
何等资产兴衰相?谓诸兴善终归衰变故。...
贪味静虑见为功德戒
大德
一切智者
阿赖耶识定有八证
断见外道
诸相
性统
五种总持
如意轮陀罗尼经
发吒
十六特胜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法供养的意义和种类
修行路上的三个注意事项

念佛一定要「念兹在兹」
念佛别怕妄想
梦参老和尚《佛七开示》

临产可念观音圣号

【推荐】为什么一个人会有造业的倾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