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四十三卷十二页云:若所说法,得处有因,制立学处;是故此法,名有因缘。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毗跋耶斯】 此云四念处。念即是观,处即是境。智论释曰:初习善法,为不失故,但名念;能转相转心,故名为想...(经名)一卷,唐义净译。栴檀天子教比丘诣佛请善夜经,佛为说经及咒,善夜者此经功德离恶梦险难等不祥之义也。...亦名:摇身戒释名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摇身者,左右戾身趋行也。”资持记释云:“戾,曲也。”(事钞记卷二五·...【非黑非白无异熟业能尽诸业】 p0721 俱舍论十六卷一页云:诸无漏业,能永断尽前三业者,名为非黑。不染污故。...(杂语)行脚抖擞之行也。止观七下曰:若遁迹不脱,当一举万里,绝域他方,无相谙练,快得学道。...佛菩萨随顺众生之类别,示现不同形相而宣说教化。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注解卷二下(大三九·三八五中):“入实报土,受...【唯识中道】 此为唯识宗所立的中道。唯识宗立三自性、三无性,即在于显示非空非有的‘唯识中道’。而唯识中道的理...又作境界处依止处。(一)佛陀游化之处称为境界住,例如十六大国等王城聚落之处;而佛陀居住之处则称为依止住,例如给...【智自在及法自在】 p1154 世亲释九卷十五页云:智自在法自在,由般若波罗蜜多圆满故者:谓遍了知一切尔炎,名智自...(杂名)龙神之尊称。萨埵译曰士,大萨埵即大士也。...(术语)又曰金刚轮座。方座也。大疏十七曰:四方谓大因陀罗座也,金刚轮座也。...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漏已尽,神通明达。诸众圣其名曰:尊者阿难,...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
佛陀在魔羯提国带领着众比丘一路行化,来到了恒河边,看见一座年久失修的旧塔,崩坏得很严重,无人修补。比丘们便请...【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佛在这里非常恳切、非常悲悯地...
在禅修的功夫中,呼吸是一个关键,无论修哪一个法门,调好呼吸是基础。在整个修行的法门当中,从禅定来说有次第禅,...
过去有一个高僧证得了神通,有一次出门,在禅定中看到了三件怪事。 一个农夫在耕地,犁地的那头牛是他的父亲。前几...
中国著名的四大佛教名山,分别为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的应化道场。这四大菩萨随身分别带着不...我追随了一个大众很少了解的群体:他们的价值观鄙视名利之欲,他们穿着复古的服装走在现代的人群里,他们多数是青年...
有口若哑,有耳若聋。绝群离俗,其道乃崇。《西方确指》 绝群离俗,一个修道人一定要念念回光返照,回归自性本源。...有一个青年,听说喜马拉雅山的山腰上居住了一位有德行的圣人,这位圣人有着超凡的智能,灵性上已达到了完美境界。 ...
有因缘法
【法相辞典】
【有因缘法】 p0545
上篇:有相应法 | 下篇:有所依法 |
(术语)言金部之密经。如教王经,理趣经等是。...
毗跋耶斯
善夜经
摇身白衣舍戒释名
非黑非白无异熟业能尽诸业
一举万里
随类
唯识中道
境界住依止住
智自在及法自在
飞龙大萨埵
大因陀罗座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以栴檀涂塔成辟支佛
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

在呼吸上用功夫

在禅定中看到的三件怪事

四大菩萨随身法物的表法意义
明贤法师的修行因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