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六十八卷三页云:复次正见差别,略有十一。谓如病见、如痈见、乃至无我见、结见、离系见、能离结见。于四种行,如其次第,有四种见。谓于诸烦恼缠俱行行中,于烦恼随眠俱行行中,于爱味俱行行中,于过患俱行行中,次第观为如病、如痈、如箭、如障。若于诸行,观为生灭;名无常见。观为三苦之所随逐;名为苦见。观彼远离余我我所;名为空见。观彼诸行,体性非我,及我所相;名无我见。如是八种,是缘苦谛正见。若于集谛,观为因集生缘;名为结见。由彼集谛,于苦谛中,起杂染结故。若于灭谛,观灭静妙离;名离系见。由彼灭谛,一切烦恼及依、离系所显故。若于道谛,观道如行出;名能离结见。由彼道谛,究竟能离结缚所显故。问:若先起无常苦空无我见,后方起如病如痈如箭如障见;何缘此中先说如病等见?答:此中依已得道补特伽罗,说彼为先。何以故?已得圣道诸有学者,由增上意乐,于诸取蕴,观为如病,乃至如障。如是观已;为断余结,复起上位清净无常见,乃至无我见。当知此中略有二种无常等见。一、是如病等见所依,不清净见。以此为先,此为引导,为欲获得所未得故。二、是如病等见能依清净见。已得如病等见;复令增长,及为得心善解脱故。如是十一正见中,空行无我行见,名为空行。余行见,名无愿行。一行见,名无相行。谓于灭谛离系行见。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名数)瑜伽论一部所明之法门,有十七种,是为瑜伽论所观之境,故云十七地。一、五识身相应地,二、意地,三、有寻...(名数)经体有三:一为声。于佛在世时闻金口之音声而得道,是以声尘为经。二为色。于佛灭后,由经卷纸墨而传持之,...子题:八十诵律 行宗记释云:“所引诸经明说,并佛在时说有五部;今言本无异见;显然相违,故须引决。初通二经。涅...【非常苦空非我】 p0716 俱舍论二十六卷十页云:谓苦圣谛有四相。一、非常,二、苦,三、空,四、非我。待缘故...【不共佛法】 p0324 瑜伽五十卷十六页云:又此一切所说佛法,于利他事,最为随顺。一切如来,是利他事之所显现。声...【因受大种声】 p0594 此卽执受大种为因所生声。杂集论一卷七页云:因受大种者:谓语等声。...指佛菩萨拔除众生之苦而给与福乐之愿力。拔除痛苦称大悲;给与福乐称大慈。据北本涅槃经卷十五载,大慈,即为诸众生...梵名 Buddhaya?as。又称佛驮耶舍。意译觉明、觉名、觉称。东晋译经家。北印度罽宾国人。十三岁出家,至十五岁日诵经...(术语)苦有二种:一身苦,二心苦。诸圣人以智慧力故,无忧愁嫉妒瞋恚等心苦。已受先世业因缘之四大造身故,有老病...证悟人无我和法无我的智慧。...(杂名)宗教家谓善人死后,当升天堂,受诸福乐。恶人则入地狱,受诸苦痛也。宋史曰:要天堂以就善,曷若服义而蹈道...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圣八关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当...(龙藏本)...
本典故系根据带古月禅师去出家的同参达本法师亲自宣说的。由达本法师付与中天寺开山住持荣宗老和尚,即由荣老付给笔...
东晋末年,在长期的分裂与战乱中,随着慧远大师的到来,一朵光彩夺目的大白莲花在古老的庐山蓦然绽放。白莲社的诞生...
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 我们知道须菩提尊者,他不是一般的人,他解空第一。而且《金刚经》讲到此时...
我记得那时候我们家那里有个木匠,他讲你们这站的笔直像斧子砍的。他做木匠,他就是斩斧子斩惯了,他看人站得笔直说...(本文摘自《印光大师文钞》卷四) 悲哉众生!从无始来,轮回六道,流转四生,无救无归,无依无托,若失父之孤子,...
彻悟禅师说:说着莲邦雨泪垂,阎浮苦趣实堪悲。世间出世思惟遍,不念弥陀更念谁。 彻祖通达三藏十二部教典及其一切...
一、人趣之因 (1)负债者互相追债 就是生了不肖子,要来讨债的,儿子向父母亲讨债;或者生了儿子以后,被父母亲打...朋友老丁送儿子去省城上大学,按理说要第二天才能回来,没想到当天下午他就回来了。他说只送儿子上了火车,然后自己...
正见差别略有十一
【法相辞典】
【正见差别略有十一】 p0506
上篇:正念正定为定蕴 | 下篇:正见正智杂不杂相 |
(术语)梵语Pratyekabuddha,旧称辟支佛。又曰辟支迦罗。新称钵剌翳伽佛陀。旧译曰缘觉。新译曰独觉。缘觉者:一,...
十七地
经体三尘
律藏教本无分
非常苦空非我
不共佛法
因受大种声
拔苦与乐
佛陀耶舍
身苦
二无我智
天堂地狱
【大藏经】【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大藏经】佛说八关斋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一代高僧古月禅师成就记

东晋士大夫的净土情怀

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善业一停止,恶业就要当头了
印光大师:为在家弟子略说三皈五戒十善义

娑婆不结娘生业,要作莲池自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