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集论十卷三页云:正知修习者:谓为对治毁犯追悔随烦恼。毁犯追悔者:谓于往来等事,不正知而行。先越学处,后生悔恼。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无愿三摩地】 p1074 此菩萨所修。瑜伽四十五卷十七页云:云何菩萨无愿三摩地?谓诸菩萨、卽等随观离言自性所有诸...【所行】 p0733 显扬十九卷十页云:问:云何名所行?答:谓三摩地境界。若过此境:定不能知。如入初静虑,不能...(1262~1336)元代僧。浙江鄞县人,俗姓黄。字明极。生性闲雅,不好戏弄。年十二,就灵严寺竹牕喜剃发,未久参谒横...(1285~1352)元代临济宗僧。广信府(江西)贵溪人,俗姓丁(一说于)。号古梅。幼年依末山本出家,后参谒洪州(江...Zengyi'ahanjing 原始佛教基本经典。北传四部阿含之一。东晋僧伽提婆译。51卷(一作50卷)。因经文按法数顺序相...(术语)真言所谈。谓佛之三密与众生之三密,互相映而摄持。即入我我入也。...梵语 nirodha-satya,巴利语 nirodha-sacca。全称灭圣谛(梵 nirodhārya-satya)。又作苦灭谛、苦尽谛、苦灭圣谛、...(人名)Subhūti,又作须浮帝,须扶提。新作苏补底,苏部底。译言善现,善吉,善业。又称空生。十大弟子中,解空第...钵头摩,梵语 padma,巴利语 paduma。意译作赤莲华、红莲华。又作钵特摩华、般头摩华、波头摩华。其学名为 Nelumbi...(杂名)犹言三十棒也。指数多而云。杂阿含经十四曰:彼王治罪,劙以三百矛。梵网经下曰:菩萨闻外道恶人以恶言谤佛...(名数)因明三支作法中,因支上所显十四种之过误也。一,两俱不成。二,随一不成。三,犹豫不成。四,所依不成。五...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请看第八段:往西方得安稳。这是对多年修行的人,让他得到安心立命的一个开示。勾曲地区的一位孔生持斋二十年,自己...人主要是受思想的支配和智识的指挥,所以会对事相上的认知做抉择。也就是说,我们人是生活在惯性意识里面。 所谓惯...莲宗助念利益之殊胜,非世俗送终陋习所能比。对有缘的临终者进行临终关怀,念佛助其正念,是一场自利利他的殊胜的佛...来寺院烧香的人很多,由于发心不一样、目的不一样,学佛后的取舍也不一样。 有的人来到寺院就是为了求财,如事业顺...佛陀在舍卫城讲解佛法的时候,有一次,他的四位弟子听完他的讲解,结伴来到一个僻静的地方。那时正是盛夏,暑热难当...(上) 古印度时,世尊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住在王舍城毗诃罗山的七叶树窟。当时城中有一位居士名散陀那,喜好游...学佛人不能脱离生活,日常的起居都包含着禅意的存在,修行不离世间觉,修行是改变自己的心境,使自己的心境得以升华...悲哉众生!从无始来,轮回六道,流转四生,无救无归,无依无托,若失父之孤子,犹丧家之穷人,总由烦恼恶业,感斯生...
正知修习
【法相辞典】
【正知修习】 p0503
上篇:正知而住 | 下篇:正念修习 |
紧波迦,梵语 kimpaka。属胡芦科之一种毒草。学名为 Trichosanthes palmata。又作甄波迦果。慧琳音义卷四十一载,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