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八十七卷六页云:又于如是诸外道处、当知总有三种衰损。一者、见及欲乐展转相违论衰损。二者、依我无智论问记衰损。三者、依法随法行证得衰损。此中三种、若计有想,若计无想;若计非有想非无想论者,及断见论者,或依责他为胜利论,或依免难为胜利论,而起计度。当知是名第一衰损。由彼诸论,计度后际,依未来世,妄计于我为有无故。依我无智论问记衰损者:谓于若诸杂染,若杂染处,若能杂染,如是一切世俗胜义二谛道理,不如实知。由此无智有所趣向以为先故;得有差别。从此无智,何所趣向?谓三四转。一、常无常等。二、有边无边等。三、自作他作等。所以者何?彼由无智,要先趣向如是差别,后方问记。又于圣法毗奈耶中所有智者不可记事,于二道理,不容记故。谓世俗、胜义、二谛道理。此中四种一向常论计前际者,及计前际无因论者,二种差别,皆先计我,后方缘我一向常等诸论差别。又即四种一分常论计前际者,彼有差别。谓有一分缘常无常论,或有一分缘非常非无常论。边无边等诸论,如前边无边等,应知其相。若欲一切皆宿因作;名自作论。若欲一切皆自在等变化因作;名他作论。若欲少分自在天等变化因作,一分不尔;名俱作论。若无因作论;名俱非作论。当知是名第二依我无智论问记衰损。由彼诸论、计度前际,依过现世,妄分别故。依法随法行证得衰损者:谓有沙门、若婆罗门、不观责他为胜利论,不观免难为胜利论,亦不依我无智诸论;为求利养恭敬等事,乐欲开阐。于恶说法毗奈耶中,而求出家。唯除乐求出离解脱,当知彼是薄尘种类,为性愚戆,专修止行。彼由为得初静虑定教授教诫,能于后际俱行见趣,及于前际俱行见趣,不然许故;而得超过。于现法中,又能超过欲界诸结,证远离喜。自斯已上,无闻无知,即于此中,生涅槃想。如由彼故证远离喜;如是或有由别因缘,证得第二第三静虑无爱味乐,第四静虑无苦乐受。从此已上,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当知亦尔。于种种想俱行苦乐受等差别,已超过故;如是彼于趣诸取行,不能超越;乐退还法;未般涅槃,起涅槃慢。当知是名第三衰损。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云何名为以无量门正为开示道真是道?谓正开示。此道此行。于去来今众苦。能断能弃。能吐能尽。能离染。能灭能寂静。...何等为四?谓有一类离欲恶不善法。有寻有伺。离生喜乐。初静虑具足住。是名第一天道。复有一类。寻伺寂静。内等净心...【唯识教意】 p1007 成唯识论七卷十六页云:既有异境;何名唯识?奇哉固执,触处生疑。岂唯识教,但说一识。不尔;...(流派)外道十一宗之一。以口譬太虚。谓万物本为由一虚而生者。中论疏三本曰:口力外道,计太虚能生四大,四大能生...指向佛表白。如经典中常用之“白佛言”、“白世尊言”等用语。或用于疏及回向文之首,乃赞佛之语。敕修百丈清规卷一...凡二卷。全称焭绝老人天奇直注雪窦显和尚颂古。明代僧天奇本瑞注,道霖性福编。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七册。系本瑞将雪窦...【于食受用种类过患】 p0751 瑜伽二十三卷七页云:云何受用种类过患?谓如有一,将欲食时,所受段食,色香味触...(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佛度大幻士仁贤说如幻法门及菩萨道法。...(仪式)谓初更一点后大钟百八下也。为三遍分之如晓钟。...(界名)十八界之一。六识心王及八识心王,自持其体,而与他差别,故名识界。...凡二卷。唐代菩提流志译。略称佛心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本经属密教之随求咒法,主要阐释大随求陀罗尼之“心中心...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圣八关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当...问: 念佛对身心确实能起作用,这如何从理体上解释呢? 大安法师答: 念佛对我们身体的健康、智慧的开发乃至临命终...
有一根木头上,忽然来了一只小小蛀虫,整日在木头身上爬东爬西。木头不耐烦地对蛀虫要求:蛀虫!不要在这里爬来爬去...
一天,一个小和尚跑过来,请教禅师:师父,我人生最大的价值是什么呢?禅师说:你到后花园搬一块大石头,拿到菜市场...
凡要出家先应知道,出家所为何事?我适应出家否?我为何要出家? 一、出家的动机 是因世俗烦杂?事业挫败?感情失落...
当年,慧可请求达摩为之安心。达摩要慧可取心来,以便为之安。慧可取心,了无可得。达摩因此,为之安好了心。在此,...问: 师父晚上好,我们学佛是为了什么,了脱生死,家庭事业朋友事事顺?问题2.佛弟子要说爱语,那么疑惑来了,爱语...
不如理就是说,你听闻了一个邪法以后,你自己在寂静处,一次一次加以消化思惟,这个时候,产生一种非正法类的分别,...包容别人不容易,需要有耐心,因为当我们受到打击或是批评时,往往会觉得岂有此理而愤愤不平。如果对方还是你的亲人...
外道处总有三种衰损
【法相辞典】
【外道处总有三种衰损】 p0493
上篇:外道有二种杂染根本 | 下篇:外道杀淫女以谤佛处 |
【四门观察处非处】 p0460 瑜伽五十七卷一页云:问:应以几门观察处非处耶?答:四。由佛世尊,但以四门,宣说一切...
以无量门正为开示道真是道
四天道
唯识教意
口力外道
白佛
雪窦颂古直注
于食受用种类过患
幻士仁贤经
昏钟
识界
佛心经品亦通大随求陀罗尼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大藏经】【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大藏经】佛说八关斋经
大安法师:念佛为何能对身心起作用

木头与蛀虫

【推荐】人生最大的价值是什么

出家所为何事?我适应出家否

安心,就这么简单
我们学佛是为了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