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十九卷九页云:谓有四种能为世俗不自在法,世间现见能令有情不自在转。一者、陷溺淤泥。二者、鬼魅所着。三者、入于罗网。四者、堕驶流河,随流漂溺。复有四种能为真实不自在法,能令有情不自在转,当知亦尔。何等为四?谓如有一,生长欲界,陷溺不净腥臊生臭诸欲淤泥;不能自在引发守护增长善法。又如有一,弃舍诸欲,于善说法毗奈耶中,而得出家。心怀忿怒,性多恶言。由忿所持,不得自在。不数学处,动生违越。于诸智者,同梵行所,屡以麁言,击刺诃摈侵恼毁辱。又如有一,弃舍诸欲,于恶说,法毗奈耶中,而得出家;入诸恶魔大痴见网。彼既入已;流转生死,不得自在。又如有一,生长上分诸离欲地;于诸爱结,未能永断,亦未遍知。不得自在,还生下界,顺流而住;难可出离。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谓佛乘宗极之趣唯一无二。如来设化,始随机宜不同,故有三乘之说;终归显实,是即佛乘一致之理。[华严经随疏演义钞...【极微薄寂静苦】 p1198 集论四卷七页云:云何极微薄寂静苦?谓诸无学、命根住六处。...法界次第云:般若秦言智慧,照了一切诸法,皆不可得,而能通达一切无碍,名为智慧。智慧有三种:一者、声闻智慧。二...乃斥责空谈心性者之语,谓其由生佛一如之见而生高慢心,以己为贵。就理言之,虽生佛一如,然迷悟因果悬隔,若心生起...【四善根生时可否转向余乘】 p0470 俱舍论二十三卷八页云:此四善根,各有三品。由声闻等种姓别故。随何种姓善根已...(物名)又云稻田衣。即袈裟也。因衣纹正方,似水稻田之界画,故名。王维诗曰:乞饭从香积,裁衣学水田。十驾齐养新...(术语)非时之食也。谓过日中而食者。律中制之为戒法,八斋戒及十戒中之不过中食戒,比丘戒之非时食戒是也,盖为佛...(譬喻)新旧二医,皆用乳药,一非,一是也。...(譬喻)恶癞者恶疾,野干者野孤,喻心之恶也。止观二之四曰:大论云:宁起恶癞野干心,不生声闻辟支佛意。但大论无...触犯佛所制戒的人就会有五种的衰耗,即:求财不遂、设得即耗、众不爱敬、恶名流布、死入地狱。...【轭】 p1034 瑜伽八十四卷十四页云:又依前际,能为现法生死流转胜方便故;说名为轭。 二解 瑜伽八十九卷十页云:...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知人不必言尽,留三分余地于人,留些口德于己; 责人不必苛尽,留三分余地于人,留些肚量于己; 才能不必傲尽,留三...
在人生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一念心」,也就是观念要正确,能够如此,道路就不会有所偏差,否则,理想的目标就很难...
(寂天菩萨著 达瓦次仁译) 假如你的仇人遇到了倒霉的事时,你采取幸灾乐祸的态度有什么价值呢?你诅咒人家并不能使...宋朝有一人,姓王名祜,官做到兵部侍郎,为人十分厚道,专喜扶危济困,救人利世。他有三件大阴德,自己知道子孙必好...
作得生想是很好的念想,我一定能往生,我决定能往生。那不要以为,哎呀,这个话我不敢说,好像是不是让人觉得我很傲...
现在社会上的道德观念很差,当官的有几个安稳不出问题的?他们就是私心太深,贪心太重,自私自利,贪图享受。所以我...佛陀时代,有位国王名叫和默处,由于他的国家地处偏僻边境,所以从来都没有见过佛陀、也没有听闻过佛法。这位国王一...
我们要深信在这个五浊恶世,舍去念佛法门,绝对不可能得到救度,要有自知之明。 通过对自我的解剖,对所处环境的观...
四种世俗不自在法及四种真实不自在法
【法相辞典】
【四种世俗不自在法及四种真实不自在法】 p0472
上篇:四法令在家出家二分菩萨速证无上菩提 | 下篇:四种所化有情先数习邪解脱见所集成界 |
亦名:界之名义、四摩、别住 子题:布萨界、戒场 羯磨疏·诸界结解篇:“(一、翻名示义)名者。明了论疏解云,本音...
一致
极微薄寂静苦
般若波罗密
贵己等佛
四善根生时可否转向余乘
水田衣
非时食
旧医
恶癞野干心
犯戒五衰
轭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留三分余地于人

苦难轮回不堪 心灵深处探求解脱

像供奉佛法一样地供奉仇人
王祜植槐

净土法门要常作得生想

尽量宽阔,悠悠生死
国王杀生为佛所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