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七十卷六页云:复次有四种法,于所得定,为增上缘。一、审谛听闻。二、得正教授。三、宿世串习。四、具足多闻。审谛听闻者:谓发起乐欲,生净信心,听闻正法。由此因此缘,得心一境性。得正教授者:谓因次第教授,无倒教授故;发起勇猛精进而住。无间,常委,于菩提分,精勤方便,修习而住。由此因此缘,得心一境性。宿世串习者:谓于宿世邻近生中,于诸静虑及诸等至,数已证入。由此因此缘,得心一境性。具足多闻者:谓多闻闻持,其闻积集。即于彼法,独处空闲,思惟筹量,审谛观察。由此因此缘,得心一境性。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杂语)多集之貌。又如云之集于无心之貌。言他方来之大众也。八十华严经二曰:尔时如来道场众海,悉已云集。大疏二...子题:戒者行根住持 行事钞·标宗显德篇:“又如大地,能生成万物。故经云,若无净戒,诸善功德不生。又云,依因此...(杂语)佛舍利之异名。长阿含经四曰:如来遗形,不敢相许。...(故事)五登会元丹霞章曰:丹霞禅师尝到洛东慧林寺,值天寒,遂于殿中取木佛烧而向火。院主偶见而呵责云:云何得烧...佛教称外道入山行道之人为仙,十种仙即:地行仙、飞行仙、游行仙、空行仙、天行仙、通行仙、道行仙、照行仙、精行仙...指密教金刚界之智法身,或指胎藏界之理法身。又称四面如来。毗卢遮那佛即密教之大日如来,于胎藏界象征理德,是为理...(术语)往返沉没于生死海也。...即向右转。禅林中,大众排班归寮房,或经行、绕行之时,若须转身,须以左肩向右而转,称为顺转。入众日用(卍续一一...【身语应仪现行】 p0679 杂集论八卷九页云:云何身语应仪现行?于尊尊位,离憍慢故。谓于尊长、及等尊长所,摧...有总别二名。(一)就其总名而言,又作重三三昧、三重等持。三昧、等持,均为定之异名。重空三昧为“空、无相、无愿”...(仪式)佛家之葬式,本依后分涅槃经净饭王泥洹经等所说及毗奈耶杂事所说之亡僧葬法,至于后世,诸宗各殊,惟禅宗典...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摩诃萨万二千人俱。尔时三十三天...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游化诸国,至广严城,在乐音树下,与大苾刍众八千人俱,菩萨摩...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有一天神殊胜光明遍照园中,来至佛所,恭敬礼拜,站立一旁,...
夜诵《妙法莲华经》。读到《常不轻菩萨品》,常不轻菩萨的修道理念和方法让我着实有些感触。经中记载:在无量阿僧祇...
又,若据法所显义,则无非佛事。如香饭光明等,当知法法皆为教体。法能显义,则法法自彰,不俟文字。如《华严》云台...
复次,若未来世诸众生等,可以说也是指我们;虽不为求禅定智慧出要之道,但遭种种众厄,贫穷困苦、忧恼逼迫者,我求...
刘二子: 你好! 你妈妈带来你的消息,说你读书读的很好,在山里一边读书还能帮着做很多事情,我很高兴,如果没有意...
布施破悭吝,乃六度菩萨行之首。布施有种种利益,诸大小经典广赞布施功德开示人天之善道,布施为福业善人之相,破贫...
有人说,人生要读三本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心灵之书。但不管是哪一本书,都是对生命的塑造,所...
息诸缘务,有四意: 一、息治生缘务。 不作有为事业。这个自身的事业,就是维持生活的事业,士农工商,不做一些有为...
所言瞋心,乃宿世习性。今既知有损无益,宜一切事当前,皆以海阔天空之量容纳之。则现在之宽宏习性,即可转变宿生之...
四法于所得定为增上缘
【法相辞典】
【四法于所得定为增上缘】 p0470
上篇:四法能令菩萨摄正多闻 | 下篇:四法能摄一切所知及智 |
(1890~1969)江西义宁人。为蜚声国际之史学家。精通英、法、德等十余种古今语文,于中外文史哲学方面之渊博,当代...
云集
戒如大地生成住持
遗形
丹霞烧佛
十种仙
四面毗卢遮那
返没
顺转
身语应仪现行
重空三昧
葬式
【大藏经】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吉祥经

谦卑低头的人生态度

极乐六尘皆说法

一切时处勤诵地藏菩萨名号

贤书法师出家前写给儿子的信

尽物布施,得福增多

人一生所要读的书

太多的外缘,会带动无始劫来的攀缘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