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蕴论一页云:云何四大种所造诸色?谓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色、声、香、味,所触一分,无表色等。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全一卷。东晋郗超(336~377)撰。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二册弘明集卷十三。郗超为大司马桓温之参军,桓温曾予以生杀大权...(佛名)具名广大发生佛顶。胎藏界释迦院释尊之右第三位,密号曰破魔金刚,主息灾之德。有广大,大转轮之异名,黄色...【如来是法语者】 p0578 瑜伽八十八卷四页云:此中如来依四道理宣说正法,如前所谓观待道理,作用道理,因成道...梵语 sattvākhyā。即含摄有情之类者。为“非有情数”之对称。如六道轮回中之众生,即为有情数。而山河、大地、草...天台宗所立五时之一。佛在菩提树下说华严经之后,便到波罗奈国的鹿野苑去对五比丘说阿含经,这是小乘三藏教之始,也...(杂语)Nāṁ,梵语名词之尾发南声者,是第六转属声,多言声也。表三以上之数。演密钞二曰:南者多声,即是等义众...(杂语)说文,憺安也。谓憺然安乐也。憺亦恬静也。怕,静也,无为也。广雅,憺怕,寂寞也。亦恬静也。言寂寥无人也...(术语)大慧武库曰:雪居舜老夫,常讥天衣怀,说葛藤禅。一日闻怀迁化,于法堂合掌曰:且喜葛藤椿子倒。...在十八泥犁经中,列有十八层地狱,即:光就居、居虚倅略、桑居都、楼、房卒、草乌卑次、都卢难旦、不卢半呼、乌竟都...【掉举与心乱差别】 p1016 大毗婆沙论四十二卷十五页云:云何掉举?答:诸心不寂静、不止息、躁动、掉举、心躁动性...全一卷。日本圣觉(1167~1235)撰。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三册。记述念佛往生之要义。圣觉以源空灭后,一念多念,异义繁...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问: 若有安静的时间总想看经书听开示,请问师父,是不是这一句佛号,还是以摄心为上? 宏海法师答: 当然以摄心为...无我佛教的根本教义之一。指外道所执的实我及凡夫所妄计之我是空无的;为三法印之一。 在佛法中离有情义、依他起义...凡是佛教徒都知道诵经,大部分的佛教徒都会诵一些经典。可是没有几个佛教徒懂诵经的诀窍,他们认为诵经就是照本宣科...
学道之人虑宜远,思宜近。事上宜虔,接下宜谦,处同辈宜退让。 (蕅益大师《灵峰宗论》) 虑宜远,思宜近。 我们在...
原文: 念佛一法,乃背尘合觉,返本归元之第一妙法。于在家人分上,更为亲切。以在家人身在世网,事务多端。摄心参...
莲师说我们死亡之时,无论你的尸身是用檀香木的柴堆烧毁,或是在人烟渺茫之处被禽鸟和狗儿吞食,其实都是一样的。你...
我们来看看,佛陀讲十二因缘,是怎么能够让一个人悟道呢?我们简单地把十二因缘的整个内涵解释一下。 这个十二因缘...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告诉我们有情世界皆为无常,人生百年,弹指...
四大种所造诸色
【法相辞典】
【四大种所造诸色】 p0460
上篇:四缘故有三归依 | 下篇:四大种作业次第 |
(术语)救他人苦之心谓之悲。佛菩萨之悲心广大,故曰大悲。涅槃经十一曰:三世诸世尊,大悲为根本。(中略)若无大...
奉法要
发生佛顶
如来是法语者
有情数
鹿苑时
南
憺怕
葛藤禅
十八层地狱
掉举与心乱差别
唯信钞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大藏经】佛遗教经
念佛是否以摄心为上
「无我」的简单解释
诵经的六个诀窍

【推荐】成事不必在我,随喜一切功德

唯念佛一法,最为方便

真正的福报是自然而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