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三卷十四页云:谓摩触、搦触、打触、揉触。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即次第三观与一心三观。前者亦称别相三观,乃别教之观法;后者亦称不次第三观,为圆教之观法。[摩诃止观卷三、卷五...【一切法空】 p0006 辩中边论上卷八页云:菩萨为令力无畏等,一切佛法,皆得清净,而观此空故;名一切法空。...(术语)信心之功德广大,故譬之于海,教行信证六本曰:大信心海甚以叵入,从佛力发起故。真实乐邦甚以易往,藉愿力...亦名:洗足具 子题:非行来处 行事钞·钵器制听篇:“(洗足具)五分,非行来处;若大小便及洗手脚时,听着屐。四分...佛的心眼彻见正法,名正法眼,深广而万德含藏,叫做藏。...(术语)唯识论所说之中道也。一切诸法有偏计所执性(凡夫迷悟所现之虚妄相也,如于绳见蛇),与依他起性(因缘所生...【四种多所作法】 p0452 瑜伽八十八卷三页云:又依三法,依止自义,名住归依。依止他义,名住洲渚。何者为三?一、...禅宗公案名。又作晦堂木犀香。系宋代太史黄庭坚参谒晦堂祖心禅师而悟道之因缘。晦堂以木樨之花香为缘,示黄庭坚佛法...(术语)报恶事之因之恶果。中阿含经一曰:秽污烦恼,受诸恶报。优婆塞戒经四曰:能分别说邪道正道及善恶报。...唐代僧。又称惟上、成都惟尚、剑南惟尚。从青龙寺惠果和尚传受密教金刚、胎藏两部大法。为青龙门下六杰(辨弘、惠日...指极罪恶断善根永不能成佛的人。...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
目前吸烟、酗酒或吸毒现象日趋严重,有害我们的智力,使我们的大脑反应迟钝,很容易引起混乱,容易被情欲吸引。所以...
普通人都以为成佛是件难事,其实并不难。佛和众生都是一种观念功夫所成。佛一念具足十法界;众生一念也具足十法界。...现在很多人学佛,往往流于形式,喜欢聚会、赶法会,自己真修的少,有些同修,也不知道如何实修。或者,有些人知道一...钟,是佛教丛林寺院里的号令,清晨的钟声是先急后缓,警醒大众,长夜已过,勿再放逸沈睡。而夜晚的钟声是先缓后急,...
伟大的圣者龙树菩萨,曾全身赤裸地生活,仅有的家当就是一只钵,但他可能是世上最伟大的天才。他有无以伦比的才智,...
问: 法师开示的净业三福很好,但是做起来就好难,对现今佛教形势,如能人人修净业三福,佛教就兴盛了,请法师开示...
净土宗祖师大德常常开示一句话:一念相应一念生,念念相应念念生。 一个净业行人当下这一念,如果能跟西方极乐世界...
无挂碍故,无有恐怖。恐怖是怎么招感来的?恐怖是业,贪求名利,贪求财富,患得患失恐怕得不到,得到又怕失掉。 你...
四种触
【法相辞典】
【四种触】 p0402
上篇:四种身 | 下篇:四种爱 |
济缘记·释受戒篇:“负债中,西土负债,出家不索,招讥故制。此土不尔,随有非碍。”(业疏记卷一四·二一·一三)...
二种三观
一切法空
大信心海
听门众具中洗足具
正法眼藏
非有非空
四种多所作法
晦堂木樨香
恶报
惟尚
断善阐提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大藏经】占察善恶业报经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经

饮酒有三十六大危害

人们都以为成佛是件难事,其实并不难
闭住你的嘴,看住你的心,修好你的法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推荐】每个人都是贼

把净业三福作为日常行为的指导

【推荐】一念相应一念生,宝池莲华已标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