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三卷十一页云:四种身者,谓恒相续,不恒相续,有自然光,无自然光。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释迦如来之出世灭度,非实之生灭,其本身之寿量,无量无数,而为众生化益,非生现生,非灭现灭也。法华经寿...乃大日经阿阇梨真实智品、大日经义释卷十二阿阇梨真实智品所说八字布字之法。八者即:(一)(a,阿)字布于心中,乃...亦名:六群比丘 行宗记释云:“六人朋游,由多作过,畏僧举罚,故常相追逐。……多论下,别释。二人共一俗艺,共一...(术语)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分为内外。五识所缘之名声等五者为外尘。意识所缘之法为内尘。意识缘于内故谓之内。...(术语)屠者之极恶者。俱舍光记十九曰:诸旃陀罗,皆名执恶,于中造恶过极甚者,名恶执恶。...断见和常见。断见是坚持人死后身心断灭不复再生的邪见;常见是坚持身心常住永恒不灭的邪见。...【阿折罗】 西域记云:唐言所行。...【最胜光曜七宝庄严】 p1156 佛地经论一卷七页云:最胜光曜七宝庄严者:谓大宫殿、用最胜光曜七宝庄严。或大宫殿、...为普贤菩萨之修法,有显密二法。(一)就显教而言,即依观普贤菩萨行法经及法华经所说,以普贤菩萨为本尊,谛观诸法实...梵语 ābhidhārmika 或 ābhidharmika。意译作论师。指博通论藏,又擅长论议者。世尊亦尝被称为论师。古来以法救、...(菩萨)五大明王中之大威德明王也。...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
有人问,佛教主张禁欲,是否又主张苦行之嫌疑?答案是否定的。佛陀历来主张中道,反对两个极端:极端苦行与极端沉醉...
【原文】 看经须是周遍广博,方得融贯,不致偏执。盖经有此处建立、彼处扫荡,此处扫荡、彼处建立,随时逐机,无定...观音菩萨有求必应,求财得财,求子得子,可有时为什么不灵验呢? 世间贫穷的原因 《解深密经》云:观自在菩萨白佛言...
祖师立的规矩,都是提醒我们赶快用工啊!说什么病后方知身是苦啊,壮时都与他人忙。我们要是有了病,才晓得这个身子...
执著有往生的事相,虽然不了解无生的道理,但老实念佛,叫颛蒙念佛,还有往生的利益,只是品位不怎么高而已。 但如...问: 常听说某某师是佛菩萨再来,不知有何根据?此话该不该说? 大安法师答: 此话不该说。我们身处这个时代,一定...
阿赖耶识的可怕,就是你平常不知道它存在。你平常就是第六意识的思想去攀缘六尘,什么事都没有。 第八识最坏,坏就...佛陀在舍卫国的只洹精舍度众时,城中有一大富长者,育有一子,年约十二、三岁。当长者夫妇往生时,其子年纪尚幼,不...
四种身
【法相辞典】
【四种身】 p0401
上篇:四种耳 | 下篇:四种触 |
(术语)信佛而不疑。谓为信。信心之功德广大。故曰大。又此信心即为佛心。故曰大。教行信证二曰:谨案往相回向有大...
非生非灭
八字布字
六群比丘
内尘
恶执恶
断常二见
阿折罗
最胜光曜七宝庄严
普贤三昧
阿毗昙师
圣阎曼德迦威怒王
【大藏经】悲华经
【大藏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出家人完全禁欲有三种原因

如果偏执经文中一义而不能圆融,必将误人慧命
向菩萨求财不灵验的原因

病后方知身是苦,壮时多为他人忙

偏执无生之理,轻视往生之事
某某师是佛菩萨再来,此话该不该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