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类足论六卷十四页云:中法云何?谓善有漏及无覆无记法。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初静虑中未断苦根】 p0683 瑜伽十一卷十一页云:问:何故苦根、初静虑中、说未断耶?答:彼品粗重、犹未断故...(行事)读经文而无滞为胜,滞者为负,以争胜负也。...【四法受】 p0419 集异门论八卷二页云:四法受者,一、有法受能感现乐,后苦异熟;二、有法受能感现苦,后乐异熟;三...华严宗十玄门之一。此门乃就“果”而言,以破众生执于不能随举一法即一切法之疑障。谓于诸法中,随举一法为主,其余...禅林用语。形容佛法之大道超越时间、空间,常独立而显露。古今,即表示时间;无方,即泯绝方所、位置等,表示空间。...《大般涅槃经》,或称《大本涅槃经》,或《大涅槃经》,是宣说如来常住、涅槃常乐我净、众生悉有佛性乃至阐提成佛等...【异生性】 为二十四种不相应行法之一。异生性是不同的生性,如五趣众生,异于圣者的生性。《百法直解》曰︰‘异生...(杂语)Akṣobhya,又作阿閦婆。数名。俱舍论十二列五十二数中之第二十数名。本行集经十二曰:阿刍婆,隋言数千兆...子题:从生偷兰三品、自性偷兰三品、独头偷兰、上品自性偷兰、中品自性偷兰、下品自性偷兰、上品从生偷兰、中品从生...禅林用语。本为围棋用语,引申为“一件事”之谓。又称一着子。乃禅僧对于佛法某一教理与修行之譬喻。如“向上一着,...【因不相应法】 p0594 品类足论六卷十页云:因不相应法云何?谓色,无为,心不相应行。 二解 发智论十三卷...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圣八关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当...(龙藏本)...僧伽吒经...
问: 爱不重不生娑婆,爱欲妨碍修行,儿孙之爱更是难舍,请法师慈悲开示,如何防治爱欲? 大安法师答: 是啊,我们...
古德云:尘劳迥脱事非常,什么是尘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攀缘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而成劳。眼睛不...在一堂品行课上,教授为学生们讲了一个故事:有个国王,他有三个儿子,他很疼爱他们,每一个儿子看起来都很优秀,他...
处难处之事愈宜宽, 处难处之人愈宜厚, 处至急之事愈宜缓。 面对纷繁复杂的人与事,困难是难以回避的。应对得体,...
《印光法师文钞续编与周福渊女士书》虽是给周福渊居士的回信,实则是对我们末世所有女子的谆谆教诲,实为无上法宝。...
大家要注意!业果已成熟,业报一现前时,就没有办法免苦了;好像一个人已被冤家捉到,那就很不易脱离。在未捉到以前...在拘睒尼国的美音精舍,佛陀正为四众弟子广说大法。有一个老梵志,整天高举着火把在城市中行走,有人问他:你为什么...
东坡居士悟道因缘 内翰东坡居士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今四川)人。苏轼少有大志,幼时其母程氏亲自教他读书。一...
中法
【法相辞典】
【中法】 p0359
上篇:中界 | 下篇:中善 |
【何处现观】 p0706 显扬十六卷十六页云:复次何处现观?颂曰:极戚,非恶趣;极欣,非上二处。欲界人天,佛出...
初静虑中未断苦根
读经争
四法受
主伴圆明具德门
古今独露隐显无方
大般涅槃经
异生性
阿刍婆
偷兰遮罪相
一着
因不相应法
【大藏经】佛说八关斋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注音版】僧伽吒经

儿孙之爱难舍,如何防治爱欲

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
爱要付诸行动

为人处事当宽厚缓

《印光大师与周福渊女士书》学习感言

破戒人临终时想念佛却念不出
如盲执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