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识论十卷八页云:云何四智相应心品?一、大圆镜智相应心品。谓此心品,离诸分别。所缘,行相,微细难知。不忘不愚一切境相。性相清净,离诸杂染。纯净圆德现种依持。能现能生身土智影。无间无断,穷未来际。如大圆镜,现众色像。二、平等性智相应心品。谓此心品,观一切法,自他有情,悉皆平等。大慈悲等,恒共相应。随诸有情所乐,示现受用身土影像差别。妙观察智不共所依。无住涅槃之所建立。一味相续,穷未来际。三、妙观察智相应心品。谓此心品,善观诸法自相共相,无碍而转。摄观无量总持之门,及所发生功德珍宝。于大众会,能现无边作用差别,皆得自在。雨大法雨,断一切疑;令诸有情,皆获利乐。四、成所作智相应心品。谓此心品,为欲利乐诸有情故;普于十方示现种种变化三业;成本愿力所应作事。如是四智相应心品,虽各定有二十二法,能变所变种现俱生;而智用增,以智名显。故此四品,总摄佛地一切有为功德皆尽。此转有漏八七六五识相应品,如次而得。智虽非识;而依识转。识为主故;说转识得。又有漏位,智劣识强。无漏位中,智强识劣。为劝有情,依智舍识故说转八识而得此四智。又云:此四种姓,虽皆本有;而要熏发,方得现行。因位渐增,佛果圆满。不增不减,尽未来际。但从种生,不熏成种。勿前佛德,胜后佛故。又云:此四心品,虽皆遍能缘一切法;而用有异。谓镜智品,现自受用身净土相,持无漏种。平等智品,现他受用身净土相。成事智品,能现变化身及土相。观察智品,观察自他功能过失,雨大法雨,破诸疑网,利乐有情。如是等门,差别多种。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地名)泥洹即涅槃,佛涅槃之娑罗双树林也。...【粗细法】 p1473 瑜伽一百卷十六页云:微着差别故;净秽差别故;势用差别故;应知建立色趣麁细。软等品类、有差别...【乾陀罗耶】 正言健达,此云香。张华博物志云:有西国使献香者,汉制不满斤,不得受。使乃私去,着香如大豆许...即礼拜仪式中,展坐具行三拜时之最初一拜。于丛林中,行陈述贺词或问候之礼时,欲对住持等尊宗师申表尊崇盛意而行三...(术语)又曰圣主师子。佛之尊号也,佛为诸圣中之上首,故曰圣主。师子取自在无畏之义。法华经序品曰:圣主师子演说...即摩诃迦叶(梵 Mahā-kā?yapa)。彼身有金色之光,为头陀行第一,故又称大饮光、金色头陀、金色尊者。乃付法藏之...(术语)对于现行惑而言。...梵名 Mahābhiseka-mantra。凡十二卷。全称大灌顶神咒经。又作大灌顶经。东晋帛尸梨蜜多罗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名数)一得分别自在,住于菩萨第八不动地即舍一切功用之行得无功用法,于一切法远离一切分别之想而得自在也。二得...安慧,梵名 Sthirabodhih。在大日经具缘品、秘密漫荼罗品等之虚空藏院中均载有此尊。又称安住慧菩萨。在阿阇梨所传...【业力】 业是造作、行为的意思,此造作、行为的‘余势’对未来的影响,称为业力。业又有善、恶之分,善恶之业有生...晚课蒙山施食仪...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顶,于最清净甚深法界,诸佛之境,如来所居。...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说,章安记为十卷;二曰渐次止观,在瓦官寺说,弟子法慎记,本...
一粒种子看起来虽不起眼,但植入土中生根、发芽、成长,终将结果累累。小小的一个心念动作,就像一粒种子 有位居士...
[尘非常住,若变灭时,此心则同龟毛兔角]:[变灭],就是四相(生、住、异、灭)中的异相与灭相;因为一切法要灭时,...
【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终始地位。中间永无诸委曲相。】 直心是什么样子...
佛陀早就讲过,世间所有的一切都是无常无常才是这个世界永恒的真相。 佛教的一个基本理论就是诸行无常,这是佛教三...曾35次创造世界纪录的俄罗斯撑杆跳高运动员布勃卡的教练曾语重心长地对他说:记住,先让你的心从杆上跳过去,你的身...
释迦牟尼佛在《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中说,在末法时期法欲灭时,我们修行人要想有成就,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必须...即使有再恩爱的夫妻,再美满的家眷,再要好的朋友,对你的死亡也丝毫帮不上忙,只能眼巴巴地看着你死去。 在黄泉路...
或问参禅得悟者相望于册,念佛得悟者何寥寥其未闻也?噫!盖有之矣,子未之见也。且参禅人得理之后,终不哓哓以自鸣...
四智心品
【法相辞典】
【四智心品】 p0444
上篇:四如实智 | 下篇:四无碍解 |
(衣服)郁多罗僧衣之别名。以此衣之财直在三衣中为中位也。又因此衣著于中间及贵重,故曰中价衣。非钱财价值之意也...
泥洹双树
粗细法
乾陀罗耶
初展
圣主
金色迦叶
种子惑
灌顶经
四种自在
安慧菩萨
业力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大藏经】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藏经】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一千斤的盐

一个人没学佛时,他就是要依靠某种东西来过日子

应当用这种心,才能远离一切魔障

透视爱情的无常
让心先过

学佛人要闭是非之嘴,开念佛之口
再恩爱的夫妻对死亡也无能为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