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郁多罗僧衣之别名。以此衣之财直在三衣中为中位也。又因此衣著于中间及贵重,故曰中价衣。非钱财价值之意也。见六物图。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首楞严】 大论:秦言健相。分别知诸三昧行相多少深浅,如大将知诸兵力多少也。菩萨得是三昧,诸烦恼魔及魔人...(杂语)Susvāgata,译曰极善来。客自外来时,谢主之辞。寄归传三曰:西方寺众多为制法,凡见新来无论客旧及弟子门...(经名)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之略名。真西山氏谓遗教经为瞿昙氏最后教弟子之语,以端心正念为首,而深言持戒,为禅...【白生类补特伽罗生起黑法】 p0520 集异门论十六卷八页云:云何白生类补特伽罗生起黑法?答:如有一类、生富贵家。...【已种顺解脱分善根相】 p0230 大毗婆沙论一百七十六卷十一页云:问:顺解脱分善根,在有情身,其相微细;已种未种...(术语)诸佛之净土也。西方要决曰:必须远迹娑婆,栖神净域。...【眼等五识随意识转】 p1000 瑜伽三卷六页云:又由二种因故:或染污,或善法生。谓分别故;又先所引故。意识中所有...【欲界】 p0983 瑜伽一百卷十四页云:言欲界者:谓下从无间、上超他化、至魔罗宫。其中诸行、皆因欲界烦恼所生。于...(术语)一曰大乘,二曰小乘。大乘乃大人之乘,此中摄一乘与三乘中之菩萨乘,与不愚法及二乘(此三者即大乘之三乘)...指列于诸经首之比丘、菩萨等共同闻法之大众。法华文句卷一,将同闻众分为声闻、菩萨、杂众三种。 p2250...南朝末年三论宗僧。生卒年不详。又称均正、慧均僧正。著有大乘四论玄义十二卷。由此书可窥知师初学成实论、毗昙、摄...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御製无量寿佛赞 西方极乐世界尊, 无量寿佛世希有; 能灭无始亿劫业, 令彼苦恼悉消除。 若人能以微妙心...
对这个世间的舍,要从真实心里面真的你能舍得掉,真的观照这个世间苦空无常,都在做梦,梦中没有一件真实的。在梦中...修行就是很苦的一件事情。其实修行说起来很简单,但是一旦遇到问题的时候,一旦触及到自己心灵的时候,简直犹如剜心...今天过去,明天还不知道是否属于自己;你我都是一样!人生短暂似那朝阳和日暮,又好像春花、夏夜、秋日、冬雪,一年...
今天雨水纷纷,寒风彻骨,大家不避艰辛的插秧,为了何事呢?昔日百丈惟政禅师向大人说:你为我开田,我为你说大义。...
有位年轻人热衷于事业,一心想发大财,每天早上他都会先绕道到城隍庙拜拜,祈求城隍爷多赐予福禄后才去上班。有一天...《贤愚因缘经》上记载:有一次,波斯匿王率领大军经过佛陀讲经说法的道场,听到一位出家师父诵经的声音特别好听,他...佛说:做人必须知恩报恩。凡是对我们有恩惠的,都要念念不忘,尽力设法报答他。忘恩负义,是佛所严斥的。 谁对我们...
生命的真相是无尽的轮回 人们在世间奋斗几十年,虽能拥有家庭、事业、地位、财富,一旦死亡降临,一丝一毫都无法带...
中价衣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中实 | 下篇:中谛 |
(公案)僧问赵州:承闻和尚亲见南泉,是否?州云:镇州出大萝卜头。见碧岩第三十则。...
首楞严
窣莎揭哆
佛遗教经
白生类补特伽罗生起黑法
已种顺解脱分善根相
净域
眼等五识随意识转
欲界
大小二乘
同闻众
慧均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大藏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只有一切顿舍,才能迸出净业种子
写给徘徊在修行路上的朋友
生命的真正意义在于耕耘

情不附物,物岂碍人

处世要有因果观念
发牢骚会影响身材和容貌
上报四重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