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毗婆沙论七十七卷十页云:问:此四圣谛、云何建立?为依实事、为依因果、为依现观、而建立耶?设尔;何失。三皆有过。所以者何?若依实事而建立者;谛应有三。谓苦集谛、无别体故;应合为一。灭为第二。道为第三。故有三谛。若依因果而建立者;谛应有五。谓有漏法,因果别故,既立为二;诸无漏道、亦有因果,应分为二。灭为第五。故有五谛。若依现观而建立者;谛应有八。谓瑜伽师、入现观位,先别观欲界苦,后合观色无色界苦。先别观欲界诸行因,后合观色无色界诸行因。先别观欲界诸行灭,后合观色无色界诸行灭。先别观欲界诸行对治,后合观色无色界诸行对治。故有八谛。答:应作是说:此四圣谛,依因果立。问:若尔;应有五谛非四?答:圣道因果、合立一故,谛四非五。谓无漏道、因性果性、皆是能趣苦有世间生老病死究竟灭行;故合立一。问:若尔;有漏因性果性,皆是能趣苦有世间生老病死流转集行;亦应合一。谛应唯三?答:虽尔;行相有别有总,是故建立圣谛唯四。谓于有漏果性,有四行相。一、苦,二、非常,三、空,四、非我。于有漏因性,有四行相。一、因,二、集,三、生,四、缘。于无漏道,因性果性,总唯有四行相。一、道,二、如,三、行,四、出。有作是说:以三缘故,建立四谛。一、实事故。二、因果故。三、谤信故。实事故者:谓此四谛、实事有二。一者、有漏。二者、无漏。因果故者:谓有漏事、有因果性。果性、立苦谛,因性、立集谛。无漏事中,有二种类。一、有因性,有果性;二、有果性,无因性。有因性有果性者;立道谛。有果性无因性者,立灭谛。问:何故有漏事因性果性、各立一谛;无漏道、因性果性、合立一谛耶?答:缘彼谤信,有别总故。谓于有漏因性果性、各别起谤。一、于果性、谤实非苦。二、于因性、谤实非集。又于有漏因性果性,各别生信。一、于果性、信实是苦。二、于因性、信实是集。于无漏道,因性果性、总起一谤。谓谤非道。总生一信。谓信是道。是故三缘、建立四谛。复有说者,依现观故,建立四谛。问:若尔;圣谛应八非四?答:谛行相同,故四非八。谓欲界苦、及色无色界苦,虽别现观;而同是苦谛,及同苦等行相所观;故合立一。欲界诸行因、及色无色界诸行因,虽别现观;而同是集谛、及同因等行相所观;故合立一。欲界诸行灭,及色无色界诸行灭,虽别现观;而同是灭谛,又同灭等行相所观;故合立一。欲界诸行对治、及色无色界诸行对治,虽别现观;而同是道谛,又同道等行相所观;故合立一。故依现观、建立四谛,不增不减。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476~?)南北朝时代净土教念佛门高僧。日本尊之为净土五祖之初祖,又尊为真宗七祖之第三祖。雁门(山西代县)人...亦名:净地制意 行事钞·四药受净篇:“置药处所,即结净也。略分四门。一、制意者,良由众生报力不同,上中下别。...(地名)Dānavana,园名。译曰施林。翻梵语九曰:增一第十檀那槃那(檀那槃那疑檀槃那之误),应云檀那槃那,译曰...【似能破】 p0695 因明入正理论云:若不实显能立过言;名似能破。谓于圆满能立,显示缺减性言。于无过宗,有过...指金刚童子之仪轨,即佛说无量寿佛化身大忿迅俱摩罗金刚念诵瑜伽仪轨之略称。 p4036...【佉陀尼】 或蹇茶,此云可食物。...【慈无量与有情何等乐】 p1269 大毗婆沙论八十二卷五页云:问:且慈无量、欲与他乐;缘何等乐、与有情耶?有作是说...由所作的业因,必召感应得的果报。...恚结者,谓于有情苦及顺苦法心有损害,恚结所系故。于恚境相心不弃舍,不弃舍故广行不善不行诸善,由此能招未来世苦...又名世间,即有情众生所住的国土。佛经以过去现在未来为世,东西南北上下为界,由此可见有情众生所居住的国土,不但...四种施,指施净受不净、施不净受净、施受俱净、施受俱不净等四种布施,此系依据施者与受者双方之净与不净而分。四种...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愚人食盐喻 愚人集牛乳喻 以梨打破头喻 妇诈语称死喻 渴见...大佛顶首楞严咒...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制置盐矾兼发运副使上护军赐紫金鱼袋蒋之奇撰 之奇尝苦《楞伽经...
作为出家人,有时候为了弘法,常常奔波,迎来送往,电话不停,期间也会碰到很多困难和挫折。虽然有时会很累,但是当...
阿弥陀佛因地发心修道,启建大愿的过程,在诸多净宗经典,尤其在《无量寿经》中多有记载,经云:过去久远无量不可思...佛陀时代,有一国家名为多摩罗,在都城外七里处有间精舍,五百位比丘在此研读经典、精进行道。有位年老比丘,名叫摩...
在这个世风日下的减劫世间,人和人之间很难说信任二字,现在人和人之间确确实实不要说互利对等,甚至他不恩将仇报就...
原文: 接手书,知居士有向上志。然未知法门所以,及与时机。纵曾读光文钞,亦未究光所说之意旨也。夫修行用功,原...黄昏,寺庙里静悄悄的,香炉里烟雾弥漫,僧人们正在吃晚饭。 一个男人悄悄地溜进寺庙,来到功德箱前面。白天,男人...
顿、渐、不定三种教法,是智者大师根据众生根机而提出的三大概念,秘密教则是统含三种教法的特殊方式。根据智者大师...问: 请教法师,居士如何如律如法护持三宝? 宏海法师答: 护持三宝,首先,要从信仰的确立开始,我们要认定佛法僧...
四谛建立
【法相辞典】
【四谛建立】 p0439
上篇:四谛何相 | 下篇:四谛次第 |
(术语)九无学之一。钝根之罗汉,唯离烦恼之障,谓之慧解脱。若利根之罗汉,与之俱离一切禅定之障(即定解脱),至...
昙鸾
摄食界制意
檀槃那
似能破
俱摩罗轨
佉陀尼
慈无量与有情何等乐
感果
恚结者
世界
四种施俱得净报
【大藏经】百喻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藏经】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保持一颗自在的心

阿弥陀佛因地发愿之因缘
老比丘寻死为佛所救

【推荐】阿弥陀佛的回馈远超念佛人的付出

末世众生仗自力断惑证真,甚难甚难
功德箱里的钱不是我们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