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毗婆沙论八十二卷五页云:问:且慈无量、欲与他乐;缘何等乐、与有情耶?有作是说:彼缘第三静虑中乐,欲与有情。生死乐中,此最胜故。若作是说;诸有未得第三静虑、彼应不能起慈无量。或有说者,彼余生中,曾受第三静虑中乐。今复依止第三静虑,起宿住随念智,缘曾受乐,欲与有情。若作是说;诸有未得第三静虑宿住智者,彼应不能起慈无量。复有说者,彼缘无间所受诸乐,欲与有情。谓饮食乐,或车乘乐,或衣服乐,或卧具乐,或余种种近所受乐。缘此诸乐,欲与有情。尊者世友、作如是说:彼缘有情所受乐相,欲令有情恒受此乐。若作是说:慈应不能普缘有情。所以者何?非诸有情皆有乐故。复作是说,彼缘有情起乐根相,欲令有情、恒受此乐。若作是说:慈应不能普缘有情。所以者何?非诸有情、于一切位,恒起乐根、现在前故。复作是说,彼缘有情所受饮食车乘衣服及卧具等种种乐相,欲令有情、恒受此乐。若作是说;慈应不能普缘有情。所以者何?非诸有情、皆得如是诸乐具故。大德说曰:先加行时,缘曾所见诸有情乐。以怜愍心、起胜解想,欲令一切欲界有情、平等皆得如是乐具。由此因缘,皆受胜乐。此中意说:诸瑜伽师、居近村城阿练若处,于日初分,着衣持钵,入近村城,如法乞食。于所经处,见诸有情、纯受胜乐。谓乘象马辇舆等行,众宝严身,僮仆侍卫,音乐赞咏,陈列香华,受极快乐;如诸天子。见诸有情、唯受剧苦。谓无衣服,头发蓬乱,身体臭秽,手足皴裂,执破瓦盂,巡行乞丐,饥穷苦逼,如诸饿鬼。见是事已;速还住处,收衣洗足,结跏趺坐,柔软身心、令其调适,离诸障盖,有所堪能,忆想先时所见苦乐;于有情类,等起怜愍;欲令皆受所见胜乐。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读经及说法之会座。多人会合曰会。无量寿经上曰:菩萨大士,不可称计,一时来会。阿弥陀经曰:诸上善人俱会...(术语)菩萨任意而生之变化身也。...【现行不与取罪】 p0955 瑜伽四十一卷六页云:又如菩萨、见有增上增上宰官,上品暴恶;于诸有情,无有慈愍,专行逼...【所受皆无因缘见】 p0743 大毗婆沙论一百九十九卷一页云:诸有此见,一切士夫补特伽罗所受,皆是无因无缘。此...梵语 asvabhāva, asvabhāvatva, asvabhāvya, nihsvabhāvatā。指无实在之自体。又作无本性、无性。谓诸法皆因缘...(一)位于河南洛阳县东(故洛阳城西)。东汉明帝时兴建,或谓建于明帝永平十八年(75)。相传为我国最古之僧寺。由于...【智严】 凉州人。道化所被,幽显咸伏。未出家前,曾犯五戒。后受僧具,疑不得戒。遂泛海至印度,咨问罗汉,亦...镬身饿鬼、针口饿鬼、食吐鬼、食粪鬼、无食鬼、食气鬼、食法鬼、食水鬼、希望鬼、食睡鬼、食发鬼、食血鬼、食肉鬼、...梵语 mahākarunā,巴利语同。悲,意为拔苦。诸佛菩萨不忍十方众生受苦而欲拔济之,其心称大悲,乃佛菩萨为救度众...谓先信仰其法,次了解其法,再依其法而修行,最后必能证悟道果。...西藏佛教盛水之供器。即供水杯。有金质、银质、铜质者,以七个为一套。内盛净水,供奉于三宝前,每天换一次。此杯亦...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佛说盂兰盆经...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这回玉佛寺打禅七,真是因缘殊胜,各方信心男女居士们这样踊跃地来参加,种下这一...佛教养生与饮茶有很深的渊源。禅茶的兴起和佛教弟子的需求是分不开的。佛教的修禅之法是利用静坐思考来参透佛经,要...
一般慈善家在做善业的时候,第一个他没有我空、法空的正见,没有空正见。第二个他没有菩萨的愿力。所以他造善事,往...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日,佛陀告诉比丘们:世间果实有四种类型,是哪四种呢?有的果实未成熟而外观似已成...如《现观庄严论》所说,佛陀以种种幻化身应世,并以二十七种事业来利益无量众生。二十七种事业为: 一、首先让众生...
灵岩山寺性寂法师生平和往生纪实 二十多年前在苏州灵岩山佛学院念书时,有幸接近一些曾经亲近过印光大师的老修行,...
我们怎么去改造未来?因为你现在的身心是要创造未来,所以你怎么去经营你今生的生命?就是讲调伏的问题。那么五阴的...
《法华经》开显了每一个众生都有真如的本性,所谓的相妄性真。虽然我们每一个人的长相不同,你看你的长相跟他的长相...
慈无量与有情何等乐
【法相辞典】
【慈无量与有情何等乐】 p1269
上篇:闻甚深法无谄信受 | 下篇:慈愍观初修业者应如是取相 |
“常光”之对称。二光之一。指佛为化益众生,应其机感而现起之光明,随机感而隐显不定。又作神通光、放光。阿弥陀经...
一会
意生化身
现行不与取罪
所受皆无因缘见
无自性
白马寺
智严
三十六鬼
大悲
信解行证
曲丁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一进佛寺心生欢喜,皆是过去生有甚深善根
心律法师:禅茶与养生

吾道一以贯之

成为内外都成熟之修行人
佛陀的27种利生事业

灵岩山寺性寂法师生平和往生纪实

我们怎么去改造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