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八十七卷二十一页云:复次由五种相,愚夫内缚与彼外缚、而有差别。谓彼外缚、为色一分之所系缚,或木、或铁、或索所系。愚夫乃为诸行所缚。又彼外缚、他缚所缚。愚夫乃为自缚所缚。又彼外缚、易可了知缚、缚因缘、解脱方便。愚夫内缚、一切难知。又彼外缚、死后即无。愚夫内缚、死后诸行随逐往来,循环不舍。又彼外缚、所有出家能舍诸欲,便得解脱。一切怨雠、不能拘碍。愚夫内缚、虽得离欲、乃至有顶;尚未能脱。况唯出家。当知此中、在离欲位,魔羂于彼不得自在。未离欲位,便得自在。其出家位,未脱魔手。若在家位;随欲所作。未离欲位,魔缚所缚。由世间道,虽生有顶;未脱魔羂。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菩萨所特有的七种辩才,即捷疾辩、利辩、不尽辩、不可断辩、随应辩、义辩、一切世间最上辩。...全一卷。唐代菩提流志译于景龙三年(709)。为密教用以消灾祈福之经典之一。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本经共有十品,内...梵名 Caitya-vādin,或 Caitika,巴利名 Cetiya-vādā。印度部派佛教二十部之一,因该部部众住于制多山而得名。又...指诸佛菩萨之广大本愿。佛菩萨以其本愿力,救济众生,度生死海,送至彼岸之净土;犹如船筏之运载旅人到达彼岸,故以...【二种界差别性】 p0035 瑜伽九十六卷十页云:复次于诸界中,略有二种界差别性。云何为二?一者、他类差别性,...【观察事道】 p1469 杂集论九卷十四页云:观察事道者:谓四念住。由此最初以不净等行、观察一切身受心法事故。...(术语)菩萨为度他而作三阿僧祇劫之修行,更为自己成佛之身感三十二相,而于百大劫间植无量之福德。...(杂名)事物纪原引宋会要曰:太平兴国八年置印经院,神宗熙宁末废其院,以所印板赐显圣寺。...(杂语)正威仪而坐也。普贤观经曰:一切业障海,智从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界名)又曰毗陀罗。译曰起尸鬼。...梵语 tisrah ksāntayah。又作三忍。谓悟解三种法理且认证之。“忍”,体悟、认识事理而心安之意。(一)音响忍、柔顺...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印光大师校印本)...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顶,于最清净甚深法界,诸佛之境,如来所居。...有一位年轻人很爱喝酒,经常喝得醉醺醺的,但是酒醒后,又会感到很后悔。一年当中,他因喝酒、闹事而被拘留的次数,...问: 请问法师,专修净土的人在做早晚课的时候可以加念其它的咒语吗? 净界法师答: 我认为是可以的。 当然这个地方...教授拿起一张纸扔在地上,让他回答这张纸有几种命运。 也许是由于惊慌,他一时回答不上来,后来他顿了顿神说:扔到...曾经,有个猎手,逐鹿过寺前,问马祖老和尚:师傅,看见鹿吗? 老和尚问他:你是干什么的呀? 他说:打猎的。 老和...佛陀在古印度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有一天,一位比丘来到佛陀的住止之处,恭敬地顶礼佛足后,退坐一旁,然后向...主持人: 佛教经常教导人们要慈悲,面对烦恼时要自我消融,不被烦恼所困。但当一个人处于情绪低潮,心情不好,或怒...佛所教导的一切教义,还有一切经论,跟你生活分开了就没意义了,无论多深的法,多浅的法。如果不能跟你日常生活结合...心经主要是讲照见五蕴皆空,空是把五欲、八风看空。 如果把空解释为没有就会成为断灭见,佛法称之为恶取空,取是执...
内缚与外缚有别
【法相辞典】
【内缚与外缚有别】 p0367
上篇:内道与外道差别 | 下篇:内无色想观外色 |
【二增菩萨】 修唯识行的菩萨,无论顿机或渐机,又各有二类,一者智增菩萨,二者悲增菩萨。智增、是智慧增上,此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