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论十九卷十六页云:于上所说不善惑中,几是不善根?几非不善根?颂曰:不善根欲界贪瞋不善痴。论曰:唯欲界系一切贪瞋、及不善痴、不善根摄。如其次第。世尊说为贪瞋痴三不善根性。唯不善烦恼、为不善法根,立不善根。余则不尔。所余烦恼,非不善根,义准已成,故颂不说。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如契经言,有三种业,谓福业、非福业、不动业。何等福业?谓欲界系善业。何等非福业?谓不善业。何等不动业?谓色无...(名数)般若经多用此三名,同一空理之异名也。谓但以观有浅深,而分三名也。智度论三十二曰:如、法性、实际是三事...即现世获得佛菩萨之利益。法华玄义卷七下(大三三·七七一上):“此土他土弘经,论其功德,观文但明冥利,不说显益...(术语)涅槃也。一切法中无过涅槃也。智度论五十五曰:如阿毗昙中说,有上法者,一切有为法,及虚空非智缘尽。无上...【枯骨喩】 p0889 瑜伽八十四卷一页云:又彼诸欲、喩枯骨者:令无饱故。...指十八界中眼、耳、鼻、舌、身、意之六识与六根中之意根、六境中之法界等。其中,前七者称为七心界。以上八法皆为无...四念处新作四念住。念即能观之观,处即所观之境也。谓诸众生,于色受想行识五阴,起四颠倒。于色多起净倒,于受多起...(术语)梵语曰惹多Jati,有为法之现起名为生。俱舍光记五曰:于法能起彼用令入现在境名为生。...梵语 buddha-jāna,巴利语 buddha-āna。佛特有之智慧。为最胜无上之智见,相当于一切种智。唯识法相以佛智有大圆...(术语)梵云布罗缚贺拏Probhakta,谓正午之时食以前也。大日经疏四曰:食前可作息灾。行事钞中三之三曰:四分云:...(1610~1695)明末清初临济宗僧。四川内江人,俗姓李。字丈雪。礼古字山清然出家。读法华经(大九·九上):“乃至...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印光大师校印本)...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圣八关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当...供养偈: 「供养佛,供养法,供养僧,供养一切众生(三遍)。愿佛力加持,以食施百,百施千千万,供养一切众生。 愿...头七与佛教有什么关系?从佛教教义角度看有无相应说法?超荐法会对于亡者有何益处? 说起头七,就不得不提起一个佛...人之所以学佛,旨在求得生死解脱之道。学佛的着力点,就在于人天道,尤其是人道。因为人是万物之灵,是六道众生沉与...我慢是障道的根本,古德云:我慢高山,不留德水。一个有德行的人,绝对不会骄傲的。一个骄傲的人,他的胸量就小,脾...阿赖耶识有两个功能:第一个保存种子,第二个把种子成熟变成果报,这两个功能一定要记住:一个含藏一个异熟。因地上...回光返照,就是观照自己,找自己的缺点,《楞伽经》云:妄想无始虚伪,不离自心。无始生死以来,我们一切善恶行动,...用功的人,谓一人与万人敌。这一句话,在古人最好,在今人则不行,何以呢?古人道心充足,百折不回,一勇可以超过去...苦谛 即三界六道之苦报。此苦报包括有情及有情所依处,即有情世间、器世间。苦以逼迫为义。《华严经》云:苦圣谛,...
不善惑中不善根非不善根分别
【法相辞典】
【不善惑中不善根非不善根分别】 p0346
上篇:不相间杂如来解脱妙智究竟 | 下篇:不净观与舍无量所治欲贪差别 |
【奉教心】 p0826 瑜伽八十四卷四页云:奉教心者:无恼乱心,唯欲求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