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七十卷十一页云:由二因缘,不可破坏。一、见不可坏故。二、有窣堵波故。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菩萨)梵名Ākāśagarbha,又Gaganagarbha,又云虚空孕。菩萨名。空慧之库藏,犹如虚空,故名虚空藏,包藏一切之...(术语)谓止淫事,断酒肉也。...【聪慧】 p1404 瑜伽九十三卷九页云:又先积集智能资粮诸弟子众,成就猛利俱生慧故;名为聪慧。...(术语)观经所说十六观中第十五观之名。观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中品下生,三种往生人之善行也。...二空观之一,即观色(物质)心(精神)等诸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自性本空,无作者,无受者,这是大乘菩萨的观慧。...(术语)小乘俱舍之四善根位,修十六行相观,成实宗修无常观。而大乘之法相宗于此位修四寻思观与四如实观。是彼宗五...梵语 ahijsā。(一)指不杀、伤一切生物。乃印度宗教、伦理道德之基本思想。此一思想,始自古奥义书(羌多贵奥义书Ⅲ...出家人购买田宅、种植耕栽、贮聚谷粟、畜养奴婢、畜养群畜、藏积金银钱宝、藏积象牙刻镂等物、藏积铜铁釜镬以自烧煮...为“随转心”之对称。转,为梵语 pravrtti之意译,谓法之生起。将作业时,为因而能引发表业、无表业之心,称为转心...(术语)与泥洹,涅槃同。僧肇无名论曰:泥曰,泥洹,涅槃,此三名前后异出,盖是楚夏不同耳。云涅槃,音正也。秦言...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之略称。旧译阴入界,或作阴界入。通称为三科。为诸法分类之名目。 有关于三科之由来,据俱舍...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印光大师校印本)...
【舍利弗,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彼国土...
这个理观的智慧所带动的有六个阶段。 一、理即佛。一切众生但有性德佛乘。 二、名字即佛。闻此佛乘,能生信解。 三...
您听过回声吗?有一种回音壁,弧形的,两端相距有几百米,一个人在回音壁的一端说话,哪怕是声音很小,站在回音壁另...过去有一个长者,家财万贯,金银财宝,真是取用不尽,生活也过得非常快乐。他有一个漂亮贤慧的妻子,更使他欢喜。 ...
这个身就是革囊,革囊就是包着一层皮的这种厕所:我们的身体里面有种种不净之物,非常得肮脏。但是人很颠倒,这种不...问: 社会环境意见纷乱,我们常常「心随境转」,局势乱,人心也乱了。如何在乱世里保持清明安稳,做到「境随心转」...
《大智度论》里谈到这么一位国王,是虔诚的优婆塞,也有修行。他问佛陀:我常常在处理政务、与他国的战事问题时心很...
圣严法师曾在金融风暴期间鼓励台湾企业家,在面对各种危机与挫折时,要学会面对、接受、处理、放下。圣严法师认为,...
不可破坏
【法相辞典】
【不可破坏】 p0329
上篇:不可制伏 | 下篇:不可转法 |
印佛,即以香、土砂、木材等做成佛形而以香薰之。印佛作法,则指以土砂、木材等画或雕成佛像约九公分左右,燃香薰之...
虚空藏
洁斋
聪慧
中辈观
法空观
四寻思观
不害
八秽
转心
泥曰
蕴处界
【大藏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念佛的真正功德

理观智慧所带动的六个阶段

「南无阿弥陀佛」之声
恶口两舌

身心的污秽,才感招环境的污秽
圣严法师:如何做到「境随心转」

净土行人不可忽视的熏习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