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业论二页云:即于和合诸聚色中,见面参差,起不正觉。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人名)莲宗九祖之第三祖也。曾居衡山设教,人从而化者万计。法照国师言其师承远有至德,代宗欲征之,度其不可,乃...(术语)称大日如来所入南方灌顶智大福德门之大宝三昧也。由此而出生宝生如来。见摄真实经上。...谓风界有二种。一内二外。云何内风界?谓此身内所有各别动性动类有执有受。此复云何?谓此身中。或上行风。或下行风...【意有二种】 p1208 摄论一卷四页云:此中意有二种。第一与作等无间缘所依止性。无间灭识,能与意识作生依止。第二...(术语)Samādhi,旧称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三摩底;新称三么地、三昧地;译曰定、等持、正定、一境性。心念定止...(职位)略称堂主。延寿堂之主事也。象器笺八曰:禅苑清规延寿堂主云:堂主须请宽心耐事,道念周旋,安养病僧,善知...犍驮罗,梵名 Gandhāra, Gāndhāra, Gandha-vati,巴利名 Gandhāra, Gāndhāra。印度古国名。又作健陀罗、犍陀...亦名:无根重罪谤戒制意、无根谤戒制意 戒本疏·十三僧残法:“(僧残)第八,无根重罪谤戒。……初制意者。夫出家...为大集经所说五种坚固之一。佛陀入灭后第二个五百年间为禅定坚固时期,于此期间,诸比丘修禅定得住坚固。大集经卷五...(术语)又曰称性。华严经之所说。称于法界之真性也。华严传记一曰:此乃圆满法轮称法界之谈耳。...(术语)谓由果推因,由末究本之喻法。例如大海有本谓大河,大河有本谓小河,小河有本谓大池等。八喻法之一。见涅槃...(弘化社32分本)...佛说盂兰盆经...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ye) 南(nan)无(mo)达(da)摩(mo)耶(ye) 南(nan)无(mo)僧(seng)伽...人的苦乐就在一念间。一个人如果转变观念,他就不苦了。师父告诉我们:心在哪里,命就在哪里。念头是开关,一开就光...从前有一位农夫,原本过著安贫乐道的生活,天天拿著锄头巡田看水,逍遥自在。 有一天,他挖地时,突然铿一声,挖到...
修行地藏法门最主要的功能或目的是为了消除业障。然而何谓业障?所谓业障是指:举凡能障碍我们于世间及出世间的善事...问: 法师您好,末学家母为七十七高龄在家居士,受五戒,食全素。老人深信因果,但怕亵渎佛法,想请教百年后的寿衣...问: 我们是刚学佛的居士,今天来是请法师指点迷津。对什么是净土法门,我们还不了解,请法师慈悲开示。 大安法师:...
佛教弟子,不消谈得。就是佛教徒,但因为善根浅薄的原故,皈依佛法的人虽多如牛毛,而毕竟成佛的仍稀如麟角。佛教原...
兹欲勉强遏捺,立使空寂,而止动归止,止更弥动。纵粗念暂息,细念犹存,便谓相应,错谬非小。既居凡地,未能绝虑忘...曾经以为每一件事件都需要说得清清楚楚,这样才能称得上正直清明。后来渐渐地知道,其实很多事情发生在一个特定的情...
不正
【法相辞典】
【不正】 p0316
上篇:不敬 | 下篇:不得 |
指悟入华严本经所说法界真理之观法。系华严宗初祖杜顺所立。法界观有三重之别,第一重真空观,相当于四法界中之理法...
承远
一切虚空极微尘数出生金刚威德大宝三昧
风界
意有二种
三摩地
延寿堂主
犍驮罗国
无根波罗夷谤戒制意
禅定坚固
称法界
逆喻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大藏经】十小咒注音版
众生是福慧的源泉
纯金的罗汉

修行的各种障碍都有哪些
老人的寿衣可否用戒衣代替
大安法师对初学佛居士的问答开示

戒为无上菩提本,修行应一门深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