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异门论十六卷三页云:六无上法者:云何为六?一、见无上。二、闻无上。三、利无上。四、学无上。五、行无上。六、念无上。如彼卷三页至五页广释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指唐玄宗时东来之印度密宗三大师。即善无畏、金刚智及不空。开元四年(716),善无畏奉其师之命,经中亚至长安,唐...(经名)一卷,失译。十诵律即萨婆多部之百一羯磨也。...【为性不能观察诸法】 p1176 瑜伽七十一卷十五页云:由三因缘,为性不能观察诸法。一、乐着戏论故。二、爱居愦闹故...(术语)三余之一。二乘之人,断尽三界内见思之惑,犹有界外无明之惑,故谓之烦恼余。...释尊在因位修菩萨行时之名。又作大施太子、普施太子。为佛陀本生谭之一。此说散见诸经,其族姓等于诸说中亦略有异同...【大师】 p0238 瑜伽八十二卷十五页云:谓能善教诫声闻弟子,一切应作不应作事;故名大师。又能化导无量众生,令苦...梵语 sādhu,巴利语同。音译作沙度、娑度、萨。为契合我意之称叹语。又作好、善、善成、胜、完、正。玄应音义卷十...优钵罗,梵语 utpala,巴利语 uppala。即睡莲。学名 Nymphaea tetragona,属睡莲科。又作乌钵罗花、沤钵罗花、优...(衣服)依南山之旧律家,则覆肩衣祇支为二物,覆肩衣为覆右肩者,祇支为覆左肩者,是比丘尼受持五衣中之二衣也。其...(譬喻)佛果之功德广大譬如海。华严疏四曰:因该果海,果彻因源。...【馝柯摩罗阿佚多】 此云正勤。斯有四法,法界次第云:一、已生恶法为除断,一心精勤。四念处观时,若懈怠心起...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不少人,你提醒他说什么什么事不能这样,否则,有不良后果,他会说:不会那么巧吧,而现实中,偏偏就有这么巧的事情...问: 最近从北京来一位年轻的女居士,叫我们这些老居士多诵经少念佛,这种修行对不对,请法师开示。 大安法师答: ...
问: 法师,修学佛法不是应该有次第吗,净土法门怎么扔给一句佛号就不管了?净土法门的修学没有次第吗? 宏海法师答...
问:净土法门摄受各类不同根机的众生,果然是很广大的,我不敢再评议了。然而我也曾听有人提出唯心净土,本性弥陀这...
如果你的情执是很重,把世间的事情,每一件都看得很重要,你要离开三界是很困难,因为你几乎都是有漏种子。就是说,...以智慧选择朋友至为重要,如何以智慧维护友谊,使善缘常住,同样重要。佛陀所言尊敬有德者,就是在告诉我们:友谊之...过去佛陀在王舍城的灵鹫山说法时,摩竭国阿阇世王统领着五百个小国;其中,越只国生活富乐,出产许多珍宝,但因不顺...
现在一些人学佛修行的目的不纯正,有的人是为了求福报,有的人是为了求神通。对德行好,禅修好,讲经说法好的师父不...
六无上法
【法相辞典】
【六无上法】 p0302
上篇:六可喜法 | 下篇:六懮近行 |
真如熏习义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自体相熏习,二者、用熏习。 一、自体相熏习者 从无始世来,具无漏法,备...
开元三大士
大沙门百一羯磨法
为性不能观察诸法
烦恼余
能施太子
大师
善哉
优钵罗华
覆肩衣
果海
馝柯摩罗阿佚多
【大藏经】悲华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大藏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不相信机遇,哪来的机遇
多诵经少念佛这样对吗

净土法门的没有修学次第吗

求生西方净土与唯心净土本性弥陀,互相矛盾吗

【推荐】站在一个本来就没有的角度去面对人生
十种维护友情的方法
越只国不可攻伐之因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