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九十四卷八页云:复次于善说法毗奈耶中诸聪慧者,正观六种圆备现前,足能发起勤精进住。云何名为六种圆备?一、大师圆备。二、圣教圆备。三、圣教易入圆备。四、证得自义无上圆备。五、一切如理无间宣说圆备。六、有圣言将圆备。云何名为大师圆备?谓诸如来、成就十力四无所畏。如是等名大师圆备。云何名为圣教圆备?谓自称言:我今已处大仙尊位;能转梵轮,于大众中,正师子吼;开示一切顺逆缘起、寂灭涅槃。如是等名圣教圆备。云何名为圣教易入圆备?谓此圣教所有文句,其性明显,其义甚深。由此圣教、能正开发诸甚深义,故说文句、其性明显,其义甚深。如是名为圣教易入圆备。云何名为证得自义无上圆备?谓无沙门或婆罗门于如来所,能正开觉通慧为胜。是故于他证得自义所应得义,所应觉义,唯有如来所说法教、为妙为上。若过于此,言辞路绝。如是名为证得自义无上圆备。云何名为一切如理无间宣说圆备?谓诸如来所说法教,普为一切人天开示,无倒开示。于一切法,不作师拳,无遗开示。如是名为一切如理无间宣说圆备。云何名为有圣言将圆备?谓有能断一切疑惑,及能生起一切善根,一切善法所依大信,现量可得安足之所,大师现前。如是名为有圣言将圆备。诸聪慧者、正观此六圆备现前,足能发起勤精进住。于三学中,依增上戒,修习瑜伽;依增上心,修不放逸;依增上慧,于大师教,修瑜伽行。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仪式)聚会而设冷淘,因之有上堂小参等之佛事。冷淘者,冷面也。见南屏燕语下。...指无尽意菩萨所说之八十种无尽之法门。观音义疏卷上(大三四·九二一下):“八十无尽,悉能含受一切佛法,从是得名...【勇悍】 p0884 瑜伽八十三卷二页云:于勤修时,堪能忍受寒等淋沥;故名勇悍。 二解 此是四念住中勇悍。瑜...(杂名)释迦之异名,大日经疏四曰:是故无量应度众生四种魔军由此退散,是故号为寂业师子。演密钞五曰:号为寂业师...(术语)三行之一。五戒十善等感人天福利之行法也。...指东汉末年至魏初之际,知识阶层所形成“藉谈辩而达治学、求理目的”之社会风气。此风盛行于魏、晋两朝(202~419)...【受用果增上】 p0730 杂集论五卷七页云:受用果增上者:谓苦乐忧喜舍根。依此能受爱非爱异熟故。...(术语)真如之异名。真如为诸法安住之位,故名法位。法华经方便品曰: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大日经一曰:佛法离...诤,烦恼之异名。无诤智,即能令诸有情不生贪瞋痴等烦恼之智。唯有阿罗汉及佛具有此智。[俱舍论卷二十七] p5137...凡二卷。撰者不详。于日本享保三年(1718)印行。即集录各宗传承之次第。计收小乘二十部、十诵毗昙萨婆多宗、四分律...【沙门婆罗门胜劣差别】 p0681 瑜伽六十四卷三页云:复次由五法故;沙门、婆罗门、胜劣差别。何等五法?一者、...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高安县黄檗山鹫峯下。乃曹溪六祖之嫡孙。西堂百丈之法姪。独佩...一、念佛对治业障: 平时多用念佛的名号、智慧、功德,想佛的庄严身像,达到入定安息的境界,消除业障。 二、观心法...从前,有一个叫耆婆的老先生,他会一种很特别的功夫,即对音声非常敏感,只要有任何声响发出,他就能凭藉双耳分辨出...
原文: 今之时,是何时也。南北相攻,中外相敌。三四年来,人死四五千万。自有生民以来,未闻有如此之惨凄者。又复...每个人,几乎都知道心情不好,对身体是巨大的威胁!就连医生也经常在评价某些病人的时候说:主要是压力太大!坏心情...近来看到很多佛友的QQ头像,各种各样的都有。有男人的、女人的、小猫的、小狗的、骷髅的、风景画等,还有的是很不健...
问: 我妈妈信仰佛教几十年了,现在除了住在家里之外,所有的全像和尚一样。请问为什么我妈妈一梦见保家仙,或死去...问: 什么是忏悔?为什么要忏悔业障? 大安法师答: 忏悔两个字是梵文和中文的组合:忏是忏摩,就是陈述发露自己犯...
随着时代的进步,佛法作为一种人生的最高智慧,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公众的认同,学佛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这是一件值得庆...
六种圆备
【法相辞典】
【六种圆备】 p0300
上篇:六种清净 | 下篇:六种意乐 |
何等记莂?谓于是处圣弟子等谢往过去,记莂得失生处差别,又了义经说明记莂,记莂开示深密意故。...
冷淘会
八十无尽
勇悍
寂业师子
福行
清谈
受用果增上
法位
无诤智
诸嗣宗脉记
沙门婆罗门胜劣差别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佛遗教经
【大藏经】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佛疗六法
天耳通

劫难之中当如何来修持
生气对身体的伤害
把QQ头像换成佛菩萨的头像

为什么一梦见保家仙,身体就生病
为什么要忏悔业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