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九卷十八页云:复次无知、无见、无有现观、黑暗、愚痴、及无明暗,如是六种无明差别,随前所说七无知事次第应知。于后二无知事,总合为一,起此最后无明黑暗。复有差别。谓闻思修所成三慧所治差别,如其次第,说前三种。即此所治软中上品差别,说后三种。如是所治差别故,自性差别故,建立六种差别,应知。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四障之一。诸众生由贪欲瞋恚愚痴等之惑而障蔽正道也,新译仁王经上曰:实智平等,永断惑障。...(真言)陀罗尼之名。译曰解众生缠缚。...现在的住中劫,名叫贤劫,在此中劫的二十小劫中,有一千佛出世,始自拘留孙佛,终至楼至佛,是名贤劫千佛,本师释迦...(譬喻)以譬物之和合。最胜王经六曰:上下和穆犹如乳水。观经疏钞序曰:相冥者如水乳相冥。祖庭事苑曰:正法念处经...(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说四辈弟子之法非法。...指以须弥山为中心的九山八海。在须弥山的周围,有游乾陀罗等八大山,成列迥绕,而山与山之间,又各有一海水,一共就...指色界四禅定中,与未至定、中间定等“近分定”相对之四种根本定。又称四本静虑、四根本静虑、根本四禅。所谓根本定...又作同类善根。为“异类助业”之对称。指净土教五正行中之读诵、观察、礼拜、赞叹供养等四种助业。此四种助业虽系往...【不护根门】 p0326 集异门论二卷七页云:不护根门云何?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无闻异生,眼见色已;由眼根故;...(名数)唯识论立十波罗蜜,称曰十胜行,为菩萨十地之行法:一施波罗蜜Dānapāramitā,二戒波罗蜜 Śīlapārami...箭有三种,谓贪、瞋、癡。由依止贪瞋癡故,于有有具深起追求相续不绝,于佛法僧苦集灭道常生疑惑,故名为箭,于诸有...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
念佛禅与佛七最大的不同,在于无相或是有相。佛七,要求感应、要回向愿生西方净土,可以观像念佛,也可以观想念佛,...
赵州和尚,法号从谂,他生活在公元778年到公元897年,中国的中晚唐时期,活了一百二十岁。由于赵州和尚年龄大,在禅...佛陀在王舍城弘化时,阿阇世王非常恭敬提婆达多,除了为他建筑富丽堂皇的精舍、听信他的谗言外,每天还会供养很多美...
什么叫净土?这个话好说,但是净土可不是简单的。这是法界的一大缘起,这是来自阿弥陀佛无量劫的深切大愿和无央数劫...
佛教讲,人是有情众生,甚至一切有情识、有生命的众生,都叫做有情。关于有情的层次,有四点看法: 娑婆因有情渐成...世间万物万事没有绝对的好坏、善恶、甘苦、冷热,所谓万法唯心造,差别对错都是自我分别所呈现的。同样,面对外境应...
大悲咒的影响:汉传佛教中,有一个知名度和普及率最高的咒语,就是大悲咒。她在汉地弘传的历史极为悠久,从唐代翻译...
阿难!是修行人,若不断淫及与杀生,出三界者,无有是处! 就是你有志于要出离三界,杀生跟淫欲这两个是最严重的,...
六种无明
【法相辞典】
【六种无明】 p0299
上篇:六种别欲 | 下篇:六种无知 |
【三种无所得义】 p0203 显扬二十卷五页云:复有三种无所得义。一、自体无所得。二、远离无所得。三、推析无所得。...
惑障
阎摩兜
贤劫千佛
水乳
四辈经
九山八海
四根本定
同类助业
不护根门
十波罗蜜
箭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佛遗教经

念佛禅与佛七的不同

赵州禅的两个特色
贪利养的提婆达多

何为有净土,何为戏论

有情众生的四个层次
万物万事没有绝对的好坏

【推荐】大悲咒和千手千眼的由来与功德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