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八十八卷七页云:复次应知于异生位,先于五处得善巧已,后于学位,即于如是五种处所,更以五种差别行相,审谛观察,能令获得速疾通慧。何等名为五种行相?谓观察诸行,诸行因缘,杂染因缘,清净因缘。灭寂静故,趣向清净道出离故,诸行种种众多性故,各自种子所生起故,各待余缘所生起故。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为“独参”之对称。于禅林,众僧齐集参堂,一同参问宗师家,研讨宗趣,称为广参。相对于此,学人单独进入师家之室,...【本性空】 p0531 辩中边论上卷八页云:诸圣种姓,自体本有,非习所成;说名本性。菩萨为此速得清净而观空故;名本...(杂语)资持记下三之三曰:贤愚经六云:佛在舍卫,放钵国长者,有子名富奇那,后出家证阿罗汉。化兄羡那,造旃檀堂...(名数)日本弘传之宗有八宗:一俱舍宗、二成实宗、三律宗、四法相宗、五三论宗、六华严宗、七天台宗、八真言宗也。...受持佛戒,便等于进入了佛菩萨的法位。...【无因无缘见】 p1071 大毗婆沙论一百九十八卷七页云:诸有此见,无因无缘,令有情杂染;非因非缘,而有情杂染。此...(衣服)三衣中之中衣,郁多罗僧也。...即分类如来一代圣教为二种法藏。乃指诠释声闻与缘觉二乘道之声闻藏,及诠释菩萨道之菩萨藏。前者系狭浅而较劣之小乘...(饮食)旧称曰非时药。四药之一,自朝至初更得服之八种浆水也。百一羯磨五曰:更药者昼日应饮,如其至夜,但齐初更...又作即事而真。事,谓事象、现象。即所有生灭差别现象界之事物皆是常住真实之真理。此系隋唐时代佛教之基本概念。僧...子题:触食、断淫家、受斋家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论[犯四缘:一、]是食家。如钞所解,是触食家,以眼对色故。...往生论...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大方广佛华严经...1. 若闻讥讽 心能堪忍 不管别人的嘲笑,讥讽,打骂如何厉害,坚决忍受,要把这些看成是我们的父母恨铁不成钢之举。...问: 净土是念佛往生成佛,密宗是现今成佛。请问净土有不有现今成佛?净土念佛什么时候成就呢? 大安法师答: 你要...
印光大师说:道德仁义,乃吾人本具性德;因果报应,实天地化育之大权。 各人气质禀性不同,根机深者,自然能恪遵道...
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 若人专念弥陀佛,是名无上深妙禅。岂不至圆至顿?果德愿力不可思议,因心信力亦不可思议...
长养六心,守道始终。 学佛求道者,六心当具。这六心指:无主宰的自由心;无分别的平等心;护生命的慈悲心;厌娑婆...问: 西方极乐净土是真的存在吗?只有修得正果才能看得到、去得了吗?还是像地狱一样是画成的?如果想在此生了生死...
要得到一心不乱,必先无悭贪、无挂碍、无散乱心才可。这个出家众比较容易做得到,在家众则种种俗务牵挂、放不下,较...从佛陀的时代到现在,每当有人请求出家,或受戒之前,一定要先问:你是人吗?如果回答是肯定的是,才有资格出家或受...
五相观察能获速疾通慧
【法相辞典】
【五相观察能获速疾通慧】 p0289
上篇:五相能作一切饶益之事 | 下篇:五种爱非爱业果异熟自体 |
【善友】 p1136 瑜伽八十三卷二页云:随转伴故;名为善友。...
广参
本性空
香为信心之使
八宗
受戒入位
无因无缘见
上着衣
二藏
更药
触事而真
食家强坐戒犯缘
【大藏经】【注音版】往生论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方广佛华严经(81卷)
修心十德
净土念佛什么时候成就呢

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净土正行,尤以念佛为首

生老病死与成住坏空,促长了众生的出离心
西方极乐净土是真的存在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