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扬十五卷五页云:论曰:如是五十五种苦,三地所摄。一、未离欲地。谓欲界所系。二、已离欲地。谓色界所系。三、离欲色地。谓无色界系。即此三种,如其次第,立三种苦。谓上中下。又欲界中具一切种苦。色无色界中无二种苦。所谓苦苦坏苦所摄二,及欲根本苦愚痴报苦所摄二。然有余苦。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真言)Candrāya,是月天子之名,即其真言也。息除一切世间之热恼,施以清凉之乐,故谓之为甘露。今以最初之战字...(寺名)在江苏吴县西十里枫桥。相传寒山拾得尝止此,故名。张继诗曰:姑苏城外寒山寺。...【除遣能障现观粗品我慢】 p0912 瑜伽三十四卷十八页云:复于如是诸有诸生增上意乐,深生厌怖;及于涅槃随起一...(地名)国名。即Nepal(Nedala)也。在雪山中。见西域记七。...乃将山岳加以神格化而崇拜之。我国自古即有山神之信仰,如“山中方七日,世上数千年”之传说,每以云深不知处之山中...又名五恶见,即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身见是执著五蕴假和合之身为实有;边见是偏于一边的恶见,如有...(术语)Vipāka,译曰异熟。第八识之异名也。第八识为无记性,与业因之善性恶性相异而成熟者,故曰异熟识。唯识述...【青瘀】 p0804 瑜伽三十卷十四页云:复于其外诸不净物,由青瘀等种种行相,发起胜解。谓先发起青瘀胜解;或亲...净土宗强调凡夫欲往生阿弥陀佛之净土,必要树立信心;就人所言而立信心,称为就人立信,如信阿弥陀佛之愿力、释迦之...因明用语。因明喻支(譬喻)之一。乃“异法喻”之对称。又作同法、同喻、同品。喻,比况、譬喻之意。法,总括能立与...(人名)Dharmaruoi,沙门名。译曰法希。见续高僧传一。又国王名。译曰法爱。见弥勒上生经疏上。...晚课蒙山施食仪...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优婆塞戒经...修布施,最重要的是了解三轮体空的道理。三轮乃指:布施的法财或钱财、布施的人、受施的对象,具足这三轮才能成就布...心上努力,境上随缘。在心地上面下功夫,在境界里面不要起迷执,对一切境界我们都要能够全然地接受。你不接受,你抗...我们若不透过佛法来认识生命,那么,生命的事实,只是无可奈何的一种现象,永远在生死中流转,周而复始。曾有人问我...在佛世时,舍卫国有一条河,河的彼岸有一小村庄,村里的小山丘下住有五百位女众修行者。 佛陀度化五百修行女 初见说...有一次,末学到某医院为某甲病人助念,忽然间,附近病有有一位太太,脸色铁青、满面惶恐,跑来问同行的居士说:可不...云南昆明华亭寺内,存有一奇特药方,它是唐朝无际石头和尚所开,是佛教和谐人际关系、消除内心烦恼、保持身心安康的...我们知道,衣物脏了,可以用水清洗。心灵蒙尘了该如何清扫呢? 这扫心地的功夫来源于《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五《周利...三千年前的佛陀时代,释迦王族有二位王子,一位是摩诃男,一位是阿那律。兄弟二人的母妃特别钟爱弟弟阿那律,时时不...
五十五苦三地所摄
【法相辞典】
【五十五苦三地所摄】 p0286
上篇:五趣皆有法尔胜事 | 下篇:五法能摄诸瑜伽地 |
涅槃的境界不著一切之相,故云寂灭相。智度论说:涅槃即是寂灭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