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七十三卷十页云:问:如是五事,四种寻思,此中何事摄几寻思?答:如理作意相应分别,总摄四种。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灭】 p1211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二十二页云:云何第一名灭行相?谓于永断烦恼灭中,正观行相。 二解 瑜伽四十六卷...指物质、名称、时间等三种之极少。即:一极微为物质之极少,一字为诸名之极少,一刹那为时间之极少。[俱舍论卷十二...(杂名)咒名。七佛神咒所说经一曰:惟越佛说,有一万八千病以一咒悉以治之,此陀罗尼名苏卢都诃,晋言梵音决定。...复次如是集谛总有四种行相,所谓因相、集相、生相、缘相。因相云何?谓能引发后有习气因,是名因相,由业烦恼是能引...(一)为鸠摩罗什译弥勒下生成佛经所记载之园林。据弥勒下生成佛经、弥勒下生经(竺法护译)、贤愚经卷十二等载,将来...【摄大乘论释】 为无著所造《摄大乘论》的注释书,无著之弟世亲论师造。汉土有三种译本,一为陈代真谛译,凡十二卷...【应如是住】 p1400 瑜伽七十一卷十二页云:云何了知应如是住?谓往诣已,不应卽入。至内门侧,伏慢而住。或无疑虑...子题:律仪、戒仪、持律仪、持恶戒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问:‘戒与律仪,行相差别如何?’答:‘通衍无涯,是 律...【引无义利语】 p0378 集异门论十三卷五页云:问:云何引无义利语?答:且如苾刍、举他苾刍犯戒犯见犯轨则犯净命罪...据十诵律卷三十七载,有三种肉,病者可食,称为净肉。(一)眼不见杀,自眼不见是生物为我而杀。(二)耳不闻杀,于可信...(术语)又云无教,新译曰无表。戒体有二、一作戒,二无作戒,作戒者,谓受戒时如法动作身口意三业,可见闻之业体。...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一时佛在王舍国鹞山中。时,与五百应仪、菩萨千人共坐。中有...净土十疑论...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菩萨众,及大诸天、帝释天王、大梵...
这个地方讲到真如三昧的第四种功德。我们前面讲过引发种种无碍神通、成就十种难行的苦行、通达诸佛秘密言词。这是第...(一)无刀兵劫。世上刀兵大劫,皆由人心好杀所致。人人戒杀放生,则人人全其慈悲爱物之心,而刀兵劫运,亦自消灭于...
大概禅在当下,大体上是要回答这样的两个问题。 一个是什么叫禅,一个是什么叫当下。 当下就是现前的一念心。禅在当...月前,乡友微恙,前往探望。路经乡野,偶过屠门。有乡野老伯,正庭外宰杀一鸭。悲凄、哀绝的鸭叫,从一声到待杀的一...有一位信徒在佛殿礼好佛后,便信步到花园散步,碰巧看到园头(负责园艺的僧众)正埋首整理花草,只见他一把剪刀在手中...
念经、拜忏、做水陆,何以不及念佛? 以念佛,人皆能念故。念经,则虽有百僧,念者难得有五十人。有不识字者不念,...
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
一九五六年,我从江西回来办户口,办好了以后,回归九华山,那时候九华山全山加起来还不知道有没有几十人。现在的百...
五事与四寻思相摄
【法相辞典】
【五事与四寻思相摄】 p0285
上篇:五事有上无上分别 | 下篇:五事与四真实相摄 |
资持记·释释相篇:“缘中一条,谓三衣揲缘。”(事钞记卷二○·三九·一四)...
灭
三极少
苏卢都诃
集谛体相
华林园
摄大乘论释
应如是住
戒与律仪
引无义利语
三净肉
无作戒
【大藏经】六度集经
【大藏经】【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佛说百佛名经

心能够无住,得这四种好处
印光大师《放生十大功德》

这一念心就是一切的法
拯救动物,救赎人类
育才之道

念经、拜忏、做水陆,何以不及念佛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个很奇妙的格式
